正文 第一章:一天(上)(3 / 3)

......

8:00,上學鈴聲準時響起,002班,賴辰拿出一本將近一尺厚的書——曆史。

盡管人類大規模移民火星已有700多年,科技比千年前發達了太多。但出於對知識的保護,所有重要書籍還是紙製的。

曆史,是僅次於科學(數理化)的重要知識。

懷曆史,可知榮辱,懂興替,曉未來。

而人類的曆史,則是一部充滿坎坷的進化史。

高中三年就學這一本,已被賴辰翻了很多遍。如今臨近高考,能學的早已學會,不能學的也來不及學。今天賴辰不想看那些細枝末節,就想通看一次。

人類史大體分為史前史,上古史和文明史。史前史和上古史不好說,沒有文字記載,隻能通過考古化石進行簡單粗糙的推斷。

而文明史中,前五千年也沒什麼好說的。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變化並不大,因為沒有‘科學’出現。

科學,前所未有的改變了人類。

18世紀末,19世紀初,人類步入鋼鐵電力時代。

20世紀中旬,人類步入信息化時代。

21~22世紀,人類依靠信息化技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發展。

22世紀初,人類掌握了常態反重力與超重力技術,外太空對人類而言不再有挑戰性。與足以改變時代技術相伴隨的,還有一場不算慘烈,卻極大改變了人類格局的‘戰爭’。

近半小國家為此‘消失’,融入到了大國。

22~23世紀,人類開始移民火星月球。火星的自然條件更適合人類居住,因此成了移民的生活星球,月球則成了純軍事基地。

在常態超重力與反重力技術的幫助下,人類再次爆發出高度璀璨的文明。

然而盛極必衰,在人類即將走出太陽係,即將邁入銀河係的時候,29世紀末,太陽突然爆發了一次規模空前的大輻射。

大輻射後一個星期內,全人類有五分之一為此死亡,死亡人數近百億,人類都以為末日來了。

一個星期後,活下來的人類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異。外形並沒有多大變化,主要是體內,從某些基因開始。

比如某些人類可輕鬆打破17.777...米每秒的生理極限速度,某些人可以輕鬆扛起千斤重物,某些人可輕鬆跳幾層樓高,某些人還可通過‘想法’控製物體。

人類,似乎突然進入到了超人時代,飛簷走壁移山倒海似乎不再是傳說。

然而半個世紀後,30世紀中旬,人類的末日才真正降臨。

2931年2月16日,母星地球出現了第一條空間裂縫,有不知名怪獸從裂縫湧出。

2931年3月15日,母星地球出現了第二條空間裂縫,有更多不知名怪獸湧出,而且更強大。

2931年末,母星地球已有八條空間裂縫。這一年,半個歐洲淪陷,三分之一個亞洲淪陷,三分之一個非洲淪陷,四分之一個美洲淪陷,南北極全部淪陷......

突如其來的不知名怪獸,差點將人類全部摧毀。人類被打蒙了,半個世紀後才回過神來。

王強、薛林、馬超凡、托馬斯、奧利弗、阿蘭諾娃、傑克、馬修斯......

這些戰神,以生命為代價,才勉強止住人類一邊倒的敗局。

......

一節45分鍾的自習課很快過去,賴辰合上書籍。每次翻看曆史,都感覺沉甸甸的,賴辰不自覺的看了看護腕智能手表,今天是3102年4月18日。

才過去171年,人類就為此付出了近千億人口的慘重代價。

然而這就能保住母星地球嗎?僅剩的那六個基地,還能支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