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雙方的支持者都在一個地方下注,那麼叫作“活莊”。做“活莊”的一般是操縱黑拳的組織或者賭場。因為“活莊”打假拳的可能性更大,所以高級比賽中很少有“活莊”,而低級、中級比賽則以“定莊”為主,私人俱樂部性質的黑拳比賽兩種方式各占一半左右。
出場費一般在比賽前付給拳手一半,進場後支付剩下的一半,打完後再領取獎金。
不同級別的拳手出場費差別很大,根據對手的水平還會進行調整。除了拳王,一般拳手可以選擇和某一個對手打還是不打,拳王是沒有選擇權的,隻要對手的莊家能夠支付出場費,他就必須接受挑戰。
每一個拳手的出場費多少,一般由自己決定或與老板協商後確定。這個價碼不能太高,因為太高的話沒有人來挑戰也就沒錢可賺,當然也不會把自己賣得太低。
目前的標準,國內普通的拳手的出場費從幾千到幾萬不等,中級拳手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高級拳手則沒有少於五十萬的,如湖北的“雷風腿”雷雲、廣東的“二郎神”郎萬華,在澳門和日本拳手的比賽,出場費拿到過兩百萬港幣,比賽後還有五百萬港幣的獎金。
中國現在有不少黑拳手開始到國外打拳,因為國外的收入高得多,管製也沒有國內這麼嚴格。大部分中國的黑拳手都是先到越南、緬甸的賭場,或者是泰國和港、澳一帶打拳。活下來的優秀者如果不想退出,則可以和世界各地的拳手較量抗衡。
黑拳是如何練成的
做個黑拳手並不容易,並不是想黑就能黑的,進了這個圈子後,你不黑也不行。
規則限製下的格鬥理念和技術是為了“點數利益”的,因而是“商人格鬥”。黑拳手擂台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殺傷對手,讓對手喪失抵抗的能力,而不是去贏得“領土或經濟上的利益”—點數。所以說黑拳手的格鬥理念和技術是“武士格鬥”。
潛能的極致>>>
黑拳手強調力量和重擊,強調“一擊必殺”,強調肢體的硬度。
為了磨練力量,每天需要進行不亞於舉重運動員的深蹲練習(一般為1/6——1/2範圍的深蹲,國內許多散打隊員還在進行落後的全蹲練習),深蹲的重量,高水平選手一般要求400KG以上。
為了磨練肢體硬度和抗打擊能力從而能在擂台上活下來,每天都要進行大強度的對抗訓練,皮肉所受的苦遠遠超出所有的人。
為了提高體能,黑市拳手每天都需要進行有氧訓練,長跑、變速跑、爬樓梯、跳繩,要求維持至少15分鍾以上連續格鬥的體能,這對一般格鬥類選手來說是不可想象的。黑市拳比賽時間一般很短,但是體能訓練依舊被非常看重,因為黑市拳手的格鬥頻率非常高,有時候一晚上就需要連續打好幾場比賽,而不是普通格鬥選手那樣幾天或者幾個月打一場。
黑市拳手每天的訓練時間一般不少於三個小時,高手每天甚至訓練七八個小時,甚至有極端者除了睡覺、吃飯都在訓練,多年如一日的艱苦訓練,效果是驚人的,人類身體的潛能被這些拳手發揮到了極致。
超常的訓練強度
其實黑市拳手這種訓練方式並不罕見,許多傳統的格鬥門類都這樣訓練。比如日本空手道“極真會”創始人大山倍達當年一個人跑到山中苦練,每天拳腳擊打堅硬粗糙的岩石一小時以上,經常負重在雪地裏奔跑幾公裏。後來他巡回世界弘揚空手道,讓觀眾持鐵錘砸他的手掌而不受傷,他還能一掌削斷玻璃可樂瓶的瓶口而瓶子不碎。再比如泰拳手訓練肢體硬度,每一個拳手都要踢芭蕉樹、椰子樹甚至水泥柱,從小就踢,成年後肢體的硬度非其他拳手可比。
傳統的中國武術也非常講究基本功,訓練周期非常長。現在的散打選手,一般身體素質好一點,每天一兩個小時甚至更少時間的訓練,兩三年後水平也就停滯不前了,歸根到底訓練強度不夠。
重金誘惑
中國有句老話叫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高額的獎金刺激是激勵黑市拳手吸引黑市拳手去吃“苦中苦”的最主要原因。如果隻有幾百塊錢獎金,誰願意一年365天,天天練得汗流浹背?流這麼多汗,當搬運工扛大包都掙不少錢了。
黑市拳的獎金比同水平的公開比賽高,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錢賺自然有人願意賣命。要抽煙、喝酒來緩解焦慮,但在擂台上卻完全由個體自己控製,所以自律的好處是直接的。
看後總結:
一說到黑市拳,人們總會提到唐龍,然而這個人是YY出來的,一腳掃斷一米粗的鐵柱,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後續精彩將會爆發,此章節目的是在於讓更多的人了解,後300萬字主要以主角黑拳生涯,看到這裏的親,留個評論。24小時候,換為正文!
PS:(希望親們好好看看,這一章之前也說過。我想是很有必要講給大家聽,關於本書後續的內容,主要是以黑拳為中心的!也有很多讀者一直再追問我,前麵多次提到黑拳,有些人隻是在詞義上對黑拳有了一點了解。今天我將黑拳的主要的內容,已經目前常見的幾種形式說一說,也是為了讓讀者對後麵的內容更懂一些!
黑市拳在國內有多種表現形式,以下舉例說明常見的幾種(人名一律化名)。
跑碼頭
如果他被打死了,那師傅會埋了他,然後重新找一個徒弟。
夏偉是河南人,十二歲那年被父親痛揍一頓後離家出走。一年後他流浪到山東,被流浪江湖跑碼頭的師傅看中收他為徒,從此他跟著師傅學拳。夏偉的師傅從七十年代開始就到處跑碼頭,師傅的師傅也是跑碼頭的。
夏偉師徒倆和幾個也是跑江湖的草台班子有聯係,但他們並不是草台班子的人。草台班子每到一地,夏偉師徒倆都會上台練幾手,然後設起擂台,接受當地人的挑戰。
打擂比賽的門票比草台班子的普通比賽高一些,從最低的10塊一場到最高的100塊不等,門票收入的20%—40%作為勝利者的獎金,10%—30%作為出場費分給參賽的人,剩下的一半歸草台班子所有。
如果地皮比較熟,當地pol.ice管得比較鬆,比賽就會公開接受投注,投注金額都很小,從最低的5塊錢到最高的1000元。
夏偉十六歲在徐州銅山第一次上台,此後開始轉戰各地,長江以北包括新疆、內蒙、黑龍江等省都跑遍了,他們從來不去大城市,基本上都在一些二三級城市甚至小鎮上跑。
“我打了可能有兩百多場比賽了吧,隻輸了五場。賺錢最多是在新疆克拉瑪依的比賽,那場比賽看的人有一千多,大部分都是當地石油係統企業的職工。對手是一個蒙古族的摔跤手,比我高一個頭,那場比賽我贏了,一共拿到五萬多塊錢。”今年已經二十五歲的夏偉說。
“獎金最少的一場比賽我隻拿到了三百多塊錢,那場比賽我還受了傷,比賽在甘肅武威一個小鎮上,和一個當地人打,那人已經四十多歲了,功夫的確厲害,他徒弟被我打敗了,結果他上來左右兩腳強力掃腿,力量太大了,當場就把我踢昏過去,前臂也被踢斷,掙的錢醫藥費都不夠!”夏偉也遇到過高手。
“師傅現在靠我養,他已經五十二了,滿五十以後他就不上擂台了。師傅說等我滿了四十也帶一個徒弟,至於師傅他老人家什麼時候退出江湖我也不知道。”除了打拳,夏偉沒有其他的本事,他的未來似乎隻能沿著前輩的足跡走下去。
夏偉師徒在江湖流浪,遇到過很多自稱“擺得平”的人要師徒倆長期留在一個地方打拳,不過夏偉的師傅從來沒有答應過,他習慣了流浪而自由的江湖生活,更不相信那些所謂“擺得平”的人。
夏偉參加的大部分比賽都有一些皮肉傷,但很少出現死亡、殘廢的情況,當然也有意外發生,夏偉在擂台上就打死過人。遇到不慎將對手打成重傷或死亡的情況一般他都是不要獎金馬上走人,留下草台班子的班主和對方的家人磋商,把比賽的全部獎金賠償給對方親屬,至於對方親屬是否報警那就顧不得了。
如果他被打死了,那師傅會埋了他,然後重新找一個徒弟。
很多民間拳手和夏偉差不多,他們打的是跑江湖的“黑市拳”,這是傳統,也是中國特色。他們中有一些高手,很多人都有一兩手“絕活”,但大部分的技術比較粗糙。
走穴
很多學重技擊和散打的人都接觸過黑市拳,規模或大或小,獎金從一兩千到幾萬不等
陳力拿過江西省的散打冠軍,原來是職業運動員,退役後到一所技校做體育老師,每個月拿一千多塊錢的薪水。陳力想掙錢開一個健身房做老板,於是重新打起了黑拳。
說“重新”是因為陳力還沒有退役的時候就出來打過幾場黑拳,他拿到冠軍後就有人來找他,兩萬塊的出場費,比拿到省散打冠軍得到的一萬塊錢多一倍。
在南昌郊外10公裏的一個度假村裏,陳力隻花了五分鍾就擊敗了另一個從長沙來的散打運動員,賺了兩萬塊。
從那以後他又打了幾場比賽,一直到在一次比賽中小腿被踢斷。那場比賽pol.ice來了,因為幾場比賽都沒有致死致殘的情況,他沒有坐牢,傷好後他被隊上記了大過,從那以後他沒有再打黑拳,一直到退役。
和夏偉比,陳力參加的比賽檔次要高得多,說檔次高是因為觀眾大部分都是老板,至少也是公司職員,而不是觀看夏偉比賽的那些小鎮屠夫、石油工人、鄉下農民。出場費也更高,下注金額最高可達十萬而不是1000,還有“擺得平”的人做後台。至於實力,陳力倒不見得比夏偉厲害。
他比賽的場地固定在幾個度假村和俱樂部,除非有高額的出場費,一般他不到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