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鄧綏枕邊求和帝 周貴人獻計巧用心(1 / 2)

這邊,雨香閑繞了一圈,倒是人小鬼大,和許多宮女太監們打成了一片,話裏話外,套得得心應手,有心無心,倒也摸清了些來龍去脈。卻不想,自己的一舉一動,早已被另一個人監視著,這便是陰後的心腹侍女辛紅。辛紅見此情景,早已知其用意,待雨香回寢宮複命,辛紅也迅步向陰後報告去了。

期間,有好心的宮女告訴雨香道:“在這宮中,下人們相互傳遞消息,互相買賣,實是平常之事,若是你家美人真想知道些什麼,隻要肯花些錢財,就沒有什麼是能瞞得住的,你也不必為打探些消息,費這麼大周折。你看著那些人好似被你的言語給套住了,實是她們見你剛入宮,透漏給你些無關緊要的信息,也好與你交好些,以便相互有用得著的時候。在這宮裏,想要活下去,活得好些,就隻能做兩種人。一種是傻子,隻會幹活,一種是聰明絕頂,能算記得了別人。隻有那些說傻不傻,又沒那麼大聰明的,最難在這宮中熬著過活。”

雨香聽完,心中也明白了許多,回到鄧綏寢宮後,便想將所打聽來的消息悉數告訴鄧綏。鄧綏擺了下手,示意其不要講,然後命宮女太監們先下去,又防隔牆有耳,便到內室中去了。雨香頗有些不解,問鄧綏:“美人,咱們幹嘛要這麼隱蔽,莫不成咱們的用人也不牢靠?”

鄧綏道:“這宮中,處處都有眼線,這些宮女太監之中,還不知其中有多少是人家的人,若不處處小心,隻怕哪一日粉身碎骨了還不知道。你今日都打聽到了什麼?小聲說來。”

雨香便將今日聽來的一五一十的說與鄧綏了,還將那位好心宮女的話也告訴了鄧綏。

雨香道:“皇後入宮三年多,一直沒有子嗣,其他嬪妃所出也多離奇夭折,那周貴人與皇後向來行走密切,想來也不是什麼好人。到是聽宮裏人說,馮貴人人很好,也沒有什麼爭鬥之心,對下人們也是十分仁愛。陛下極為寵信宦官鄭眾,據說能鬥敗竇氏,執掌朝綱也是鄭眾出的謀,獻的策。”

“這我倒有所耳聞,此人雖然有些心機,但對陛下倒是十分忠心,日後必能為我所用。那馮貴人平時都做些什麼,你可打聽清楚?”

“那馮貴人平日裏喜歡讀書,也不和其他妃嬪來往。一有時間便到後花園的‘遠香亭’中坐著。聽他們說,馮貴人總是在亭裏遙望遠方,一坐就是小半天的時間,也不知有什麼心事。”

“你今天去和其他宮娥太監們接觸時,不覺得有人在盯著你嗎?”

“這,一時間,並沒有注意。難道連我一個奴婢,也有人盯梢嗎?”

“這又何嚐不會,這深宮之中,哪怕一點點風吹草動,都逃不過許多人的眼睛,何況是你這麼大個活人呢?所以,處處留些心思,處處小心些,別待到咱們身陷囹圄,你才察覺,那時就晚了。”

“是,美人,我會謹慎行事的。皇帝是不是也快來了,我先下去準備吧。”

一聽“皇帝”二字,鄧綏心中便不由得一震。心想,若是長此以往,其他妃嬪必然會心生妒忌與怨恨,我又立足未穩,到時豈不成了眾矢之的。當想個辦法出來才好,但有心計,反倒不如和陛下坦白直說,才是上策。

是夜,一番雲雨過後,鄧綏反倒起身哭泣起來。心疼的和帝一時間不知所措,忙詢問再三,鄧綏才哽咽道:“陛下連日寵幸臣妾,這是臣妾的福分,但陛下可曾想過,這也是在還臣妾,臣妾實在擔心在這宮中,性命不能久存,更不能一直侍奉陛下了。”

和帝一聽反倒摸不著了頭腦,憐惜著問道:“每人何出此言,難道在這宮中,還有人敢謀害你不成嗎?”

鄧綏裝著怒氣,打了和帝一下後,質問道:“陛下難道還要揣著明白裝糊度嗎?”

和帝此時更不知所雲了,連忙問個究竟。

鄧綏拭著眼淚說道:“陛下每夜都來臣妾的寢宮,這不是在害臣妾,還是在做什麼?其他妃嬪長期不能侍奉陛下,對臣妾心中豈會不生怨恨?其中又有多少人恨不得置臣妾於死地,陛下要是真憐惜臣妾,就當為臣妾考慮,萬勿讓臣妾在這宮中成了眾矢之的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