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馮的家比魏大姐住的地下車庫好一點,是附近的一片又舊又破的老平房。這裏原本是當地人住的,後來當地人生活好了,買了新房子,就把自己的老房子租了出去。這些房子因為年代久遠,大多光線很差,好多少有些漏雨,但他們也不願意花錢修,隻等著政府來拆遷賺大錢。因為這裏的房租低,很快就成了民工的聚集地。就是這樣的房子,也要收入高一些的民工才租得起,或者是有孩子的民工為了孩子不得不租的。像魏大姐他們兩口子還舍不得住呢,因為五六百的房租加上水電費,一個人的工資差不多就要花掉,這樣辛苦一年,就存不到什麼錢了。
我和魏大姐跟著老馮七拐八拐,終於在一幢又矮又破的老瓦屋跟前停下,他的老婆正在喂不到一歲的孩子吃飯,他老婆一看就是家庭主婦。老馮和他老婆簡單招呼了一句,帶著我們直接走向西屋,打開西屋的門,原來裏麵是個小倉庫,堆滿了鞋盒子,在一個角落裏放著幾麻袋的黑色女包和銀灰色的小塑料珠和滌綸線。
“就是這個,”老馮把一個樣包遞給我,“照這樣縫好,一個兩毛,一共四百個,不過活而不緊,你們要的話全部拿回去!拿不動的話,先扛一袋,我回頭幫你嗎用小四輪拉過去。”
“那謝謝了!”我雖然感覺工錢有些少,擔心老馮是看我急著找活故意壓低了價格,但是到手的活兒沒有往外推的道理,當下就把一個裝包包的麻皮袋扛了起來。魏大姐也扛了一袋子塑料珠和滌綸線。
就這樣,我和魏大姐又接了一個新單子,我們扛著東西雖然辛苦,好在菜場離魏大姐住的地方不遠。沒幾分鍾,就回到她家。我們兩個又開始了勞作。
我原本以為這次的價格比那批鞋麵少了一毛錢,魏大姐會不高興,和她一說,才知道,魏大姐倒不在乎價格高低,她不喜歡時間緊的活兒。她是典型的北方人的性格,喜歡自在些幹活,他們不會為了賺錢而拚命幹活。我很喜歡魏大姐,卻不讚同她這種工作態度。我是那種立場非常堅定的人,一旦認清自己不想一輩子做窮人,就會不惜一切努力朝著富人的目標而努力。
魏大姐對賺錢的態度讓我開始想起老馮這個人來,去了老馮的家,我很奇怪他明明手裏能接到很多手工加工的活兒,為什麼他不自己去做或者安排老婆去做,而要去做鞋子的生意呢。他一個人工作,卻可以養活老婆兒子,住的條件也比魏大姐好,那隻能說明一點,那就是他賣鞋子賺的絕對比做手工活兒多。
我的腦子裏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我抽空一定要盡快去找老馮,向他求教一下賺錢的竅門!可是我和老馮又不熟,怎麼才能拉近我們的距離,讓他信任我,把生意的訣竅教給我呢?我首先想到不能空手去老馮家,應該給老馮買點什麼算作表示,可是我兜裏確實沒錢呀,好的東西也買不起,我也舍不得。這時,我突然想到以前看到的一本營銷的書裏的一句話,給一個人送禮不如給他喜歡的人送禮效果更好,我想老馮看起來四十多,可他的兒子才不到一歲,估計這個兒子應該是他的寶貝疙瘩,我為什麼不給這個孩子買個小玩具呢。
我心裏又估摸著,老馮的攤子一般最慢下午六點也要收攤了,留給他半個小時的吃飯時間,我七點左右到他家正合適。
心裏有了新打算,我幹起活來分外有勁,我和魏大姐一邊幹活,一邊聊聊天,又打聽了老馮的一些信息,聽魏大姐說,他原來在廠子裏工作,後來看到沒發展,就專門到菜市賣廠子裏的處理鞋的,順便從熟悉的廠子裏接些手工靈活,再發包給一些在家裏沒事幹的中老年婦女做。前年娶的媳婦,也是他們老家的,兒子不到一歲。他的媳婦專門在家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