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三兄弟好為人師,在玉華州收了國王的三個兒子為徒弟,教他們習武。好為人師,不謙虛,因此惹出一窩獅子精。獅者,師也。
九靈元聖是西天路上最厲害的妖怪之一,是一隻九頭獅子,可妙擒孫悟空。九頭獅子象征“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一個人如果做到了九思就可以成聖,九思成聖,所以叫九靈元聖。
九思分別指的是:
1)視思明:當我們看事物時,要看清事物的真相,不要被事物的假像所蒙蔽。
2)耳思聰:如果我們能管住我們的耳朵,辨別出真假是非,那我們將不再被外物所傷。
3)色思溫:色代表情緒,溫代表喜怒哀樂皆不發。成大事,情緒控製要達到喜怒哀樂皆不發。
4)貌思恭:貌代表形為,恭代表恭敬心,做任何事都應有一份恭敬心去對待。
5)言思忠:言代表言語,此句意為不說謊話。
6)事思敬:敬代表全力以赴,做任何事都應全心全意的去做。
7)疑思問:“君子不恥下問”就為此理。
8)忿思難:忿代表忿忿不平,生氣的時候要想到後果災難,不可以意氣用事。當我們遇到別人對自己發火時,也應該換位思考一下他的難處,可能就不再生氣了。
9)見得思義:君子看到的都是義,小人看到的都是利。無論別人給予了我們多少,我們都要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做到了這九思,就可成聖了。孫悟空代表的隻是世人之心,怎麼可能打得過已成聖的九靈元聖?
師徒在寇員外家裏借宿,遭遇打劫,寇員外被強盜打死,唐僧被冤枉入獄。寇員外姓寇而被寇,唐僧求道而得盜,因為善惡不過是一念間。
最後的玉兔精,真假公主,求真去假之後,離真理也就不遠了。
對唐僧師徒而言,曆經磨難,去除了一路上的妖魔鬼怪,終於到達靈山了,也就成佛了。對一個人而言,克服了自身的種種習氣,魔障消滅,即見靈山。
最後心(孫悟空)被封為鬥戰聖佛,無論我們從事什麼,隻要懂得約束自己的內心,終可成功。身體(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做人要心身合一,才能得真經。情欲(豬八戒)被封為淨壇使者,情欲是戒不掉的,所以最終隻被封為使者。本性(沙和尚)被封為金身羅漢,因為本性像金一樣珍貴。意誌力(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護法,我們要時刻捍衛自己的意念,所以被封為護法。
至於書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國家裏所發生的荒誕怪事則是對當時社會的辛辣諷刺。獅駝城是一個巨大的妖精王國,也是黑暗時代的一個巨大折射。
最後佛祖之所以給師徒無字經,是因為無字經才是真經,無字經的“經”是“經曆”的意思,這一路上的“經曆”才是更重要的“經”,遠遠勝過那些個文字。一個人,若在經曆世間一切事之後,依然能保持一顆真心,即使未到西天,而心中早已成佛。堅定不移,寓為金剛,既然心已成金剛,那麼心頭(悟空的頭)上的金剛箍便不必存在了。佛之經典,正為《金剛經》。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讀同一段文字,他的體會是不一樣的。比如《西遊記》,同一個人在幾歲時讀和二十幾歲讀,他的體會是完全不同的!再過二十年再讀,體會又會不同!
作者吳承恩在開篇寫到“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諦,那就必須看西遊記!”。
可惜,看懂《西遊記》的人實在太少。
轉載自公眾號:學無止境P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