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師承陳家溝(2 / 2)

明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至該村,因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陳氏人丁繁衍,該村更名陳家溝。這就是陳家溝的由來。

陳氏第十六代陳鑫在他寫的《陳氏太極拳圖說》序中寫到:“始祖陳卜,耕讀之餘,而以陰陽開合運轉周身者教於孫以消化飲食之法,理根太極,故名太極拳。”

陳卜就是陳家溝的先祖,也是太極拳的發明者,華夏太極第一人,曆史上唯一一位超越宗師境界,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太極武者,也是華夏有記載的唯一一個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武者。

在受傷住院之前,趙川花了一周時間專門研讀有關太極拳的資料,其中正史野史看了不知多少,所以對於陳家溝趙川也是極為了解的。

正因為如此,聽到陳家溝三個字,趙川乃是驚訝的大叫;想不到自己的祖師爺真的這麼牛叉,師承如此強大。

眾人皆知,太極拳種類繁多,其中除了陳氏太極拳外,就以楊氏、吳氏、武氏、孫氏以及和式太極拳較為出名。

其中,楊氏太極拳的開創者乃是清朝第一國術高手楊露禪,被譽為最接近天人合一的武者,可惜終究沒能突破萬萬人向往的天人合一之境。

其餘的姓氏太極拳開創者都是太極拳武者中的佼佼者,各個時代的天驕,他們在學習太極拳突破宗師之境並且融入自己的東西,以形成“自己的太極拳”;這就是其他姓氏太極拳的由來。

在趙川看來,師傅李延楓實力高超,又非一般宗師強者,而且還創出屬於自己的太極武技,顯然已經有了自立門戶的實力和資格。

然而,李延楓依舊供奉陳氏先祖,趙川認為師傅應該是懷著感恩之心,記著師祖陳雲飛的恩情吧!

且不說趙川在聽聞陳家溝三個字後大腦洞開,將一切有關陳家溝的信息在腦海中過一遍。

而李延楓見到趙川聽聞陳家溝三個字後的反應後,他微微一笑;顯然,從趙川的反應中,他看得出趙川是下功夫去了解太極拳、了解一切有關太極拳的資料的。

一個武者,要有尚武之心,在學習一門國術之前,武者應該懷抱著崇敬之心去了解這門國術,了解它、認識它、喜歡上它;隻有這樣才能學好它。

李延楓點點頭,笑道:“既然你已經知道了陳家溝,其他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我也就不說了,下麵為師要說門規。”

李延楓接著道:“本門門規隻有一條:習武以強身,切不可為惡,否則廢除武功。”

趙川點頭表示明白,門規就一句話,不得為惡,不可違背人道主義。

李延楓點點頭,笑道:“就說的這裏吧,你現在就道庭院站一個小時馬步;無痕是大師兄,理應教導小川。”

“是,師傅。”

趙川聞言,將手劄夾在褲袋中,趕忙起身,一邊活動下肢,一邊朝著庭院走去;跪了這麼久他的膝蓋還真是有些不適應。

“哦,對了師傅,既然咱們是陳家溝弟子,那為什麼不在陳家溝生活呢?”趙川似想到什麼,突然問道。

不料,李延楓臉上笑意頓收,眼神中黯然之色一閃而過,整個人沉悶不語;房間內的氣氛也沉重到了極點。

水無痕瞪了趙川一眼說道:“話真多,還不趕快去蹲馬步。”

“哦,這就去。”

趙川那還不知道問了不該問的,立馬撒丫子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