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師傅!”木吒連聲答應,言語之間的激動難以掩飾。
惠岸領了請帖,辭了觀音,高興的飛身去了天界。觀世音看著木吒那高興的背影,惡狠狠的想,要不是如來那混蛋自己去不了…要不是你老子是托塔天王,那輪得到你個小廝!也好,給你也比沒用強,況且如來這廝也不是什麼好鳥,到時候在西天混不下去了,我帶著你投奔你老子李靖去……
天界,蟠桃會的氣氛熱鬧起來了,各路大神的到來讓冷冷的天宮,多了一絲絲的生命氣象。
西天,論佛會的氣象也熱熱鬧鬧的,四菩薩、八金剛、五百羅漢、三千比丘…彙聚一堂,氣氛也熱鬧異常。
如來坐金蓮上,口誦佛經,佛音說法,聲如雷震。隨即地湧金蓮,清泉相繞,諸佛見異相紛紜,皆讚不凡,點頭稱是。
迦葉聽得心起,不由得口誦佛號,於手中化作兩朵玉蓮,雙手各持一朵,欲獻佛祖。
佛曰:“放下”
迦葉放下左手之花
佛曰:“放下”
迦葉放下右手之花
佛亦曰:“放下”
迦葉驚詫:“手中之花皆已放下,還有何物可放?”
佛曰:“所有的念想一直舍去,舍至無可舍之處…世間一切,為世人所用,亦非世人所有…頓悟,放下,掌空無物,可盛無邊,心舍至無可舍,刹那,既含永劫,永生……阿彌陀佛”
眾僧應:“阿彌陀佛”
中有一佛陀,相貌清秀,唇紅齒白,更似俗世之人,周身佛法環繞,更有些許長生氣透露而出,令人神清氣爽。此時,卻眉頭緊鎖,臉色迷茫。
如來觀其臉色作欲言狀,隨問道:“金蟬,你有何困惑?”
金蟬出列禮佛而說,曰:“師尊,我從舍衛國,步行而來靈山。這一路上,我看到的眾生,心中懵懂一片,愛欲糾纏,丟下不得,苦也由之,樂也從之,卻拋不下一個欲字。我勸人清心枉欲,放下一切。可生由空而生,又教之向空處去,不過是教來者往來處去,萬物生於天地間,如紛紛落葉飄向大地,輪回不止,生生不息,本不用導。其中或許還有其他真意。金蟬不能解,望師尊解惑。”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金蟬問:“何為如來?”
佛曰:“如實道來”
金蟬曰:“煩請如來!”
佛歎曰:“哎,汝既如此堅持,自即日起汝便入那輪回,化作眾生,一一參悟吧!待你度過九九八十一難,悟通此間佛法時,便可回靈山接替佛祖之位,我也就安心了。”
說完,不等金蟬說話,便大手一揮,將金蟬全身佛法化去,變回原形——一隻金蟬。手一揚便將其扔入地獄六道輪回門中。
如來,確認金蟬已入輪回後,收回眼神,看向諸佛陀,發現五百羅漢與三千比丘臉色無異,仍舊一臉崇拜的看著他,八大金剛,臉色陰暗,四菩薩神情不一,或喜,或悲,或麵無表情,或臉色暗淡。
如來連忙拉開話題,吸引大家注意力,“諸位且看,那天上的雲,是雲在動?還是風在動?”
阿儺:“雲在動”
佛不言,微微搖頭,眼神看向麵無表情的觀世音…
迦葉“風在動”
佛仍舊不言,頭又輕搖幾下,目光依舊看向觀世音。
觀世音禮佛而說,曰:“是心在動”
如來大笑,曰:“菩薩,果然佛法精深,我教之喜啊!”
觀世音謝禮,如來繼續說道:“西天佛法盛會就到這裏了,各位回去後,記得參悟佛法,將近日所學,早日融會貫通。”
“謹遵佛旨!”眾行禮拜退。
如來的目光一直注視著觀世音,一步步走出大雷音寺,走出靈山……
觀音感覺如芒在背,疾步而行,快步走出靈山,變踏雲直奔南海而去。
回到紫竹林,布置好法力屏障,隨即拿出一卷空白經書,提筆寫到,第一難:金蟬遭貶
寫完就冷笑道:“哼,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