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陳實剛剛在小樹林時,就聽一些士兵在悄悄議論,說八位小旗官中有六個人想帶兵逃走,隻有兩個人想返回到葫蘆穀中去援助千戶大人,這兩方意見一直僵持不下。
為了統一意見,大家決定推舉一位百戶大人出來,統領這支一百多號人的殘餘部隊,由這位新的百戶長官做出逃跑或者繼續返回去參戰的決定。
但是,這個新的百戶,卻誰也不願意擔任。
原因很簡單:大熙國的軍紀,對各級將官要求最嚴。尤其是對在戰場上畏縮不前或者臨陣逃跑的將官,除了本人要斬首外,還要視情節誅連家人,最嚴重的,可能會滿門抄斬。
正因為有這一條嚴厲的軍紀,所以,每次大熙國軍隊與敵人打仗,各級將官總是衝在最前麵,寧可戰死也不會後退。
比如今天這次剿匪戰鬥,“陳亮”所在的兩個衝在最前麵的百人隊遭遇伏擊後,兩個百戶大人和四個總旗官、十二個小旗官都先後戰死,而士兵卻隻死傷了三分之一。
也正因為戰場上將官往往死在最先,所以,大熙國軍隊設立了一個推舉製度:如果在戰鬥中主將戰死,下麵的軍官可以集體推舉一個臨時指揮官,而且不限身份和官職,隻要獲得一半以上推舉者擁戴就行……
但是,今天的情況下,如果誰被推舉為新的百戶,就要麵臨極大的風險:一是剛剛他們這支隊伍被打散後,沒有返身與葫蘆穀的匪軍死戰,而是一路潰逃了五六裏地——這個臨陣逃跑的罪責,很可能要新的百戶承擔;
二是現在的這一百多號人,很多人都想逃離戰場。如果新的百戶順應士兵的意願,帶領他們從小路逃走,一旦被朝廷知曉,除了他會被斬首外,他的家人也很可能受到牽連。
也正因為如此,八個小旗官誰也不想被推舉擔任百戶一職。
正在大家僵持不下的時候,姓伍的小旗官,忽然想起了此刻在破廟裏生死不明的陳亮,眼珠子一轉,馬上想到了一個歪主意。
於是,他便拉上姓楊的小旗官,兩個人一起往山神廟走,正好看到陳亮和陳實出來。
這個姓伍的小旗官名叫伍德,人稱“笑麵虎”,姓楊的小旗官名叫楊安,綽號“五步蛇”,他們兩個人都是極力主張逃跑的。
所以,在看到陳亮果然還活著之後,兩個人便按照事先商量好的主意,由楊安先去嚇唬陳實和陳亮兄弟,然後,伍德再出麵提出讓陳實或者陳亮擔任百戶一職,讓他們來當這個替死鬼……
陳實雖然憨厚老實,但也猜出了伍德和楊安的歹毒用意:推舉自己或者陳亮擔任新百戶,然後讓新百戶下令逃跑——這樣的話,將來朝廷追究起來,他們這些小旗官都可以將責任推到新長官的身上,從而逃脫他們自己應承擔的罪責!
想至此,陳實隻覺得額頭上冷汗直冒,再次叩頭求道:“兩位大人,我和陳亮武力低微,身份卑下,不能擔當大任,請大人們另外推舉有能力的人擔任百戶大人一職。”
楊安再次揚起手裏的鋼刀,架在陳亮的脖子上,惡狠狠地說:“陳實,你們隻有兩個選擇:要麼接受我們的推舉,擔任百戶一職;要麼現在將陳亮斬首,以正軍紀。”
陳亮被冰冷的鋼刀架在脖子上,知道自己稍一遲疑,就會人頭落地,趕緊對陳實說:“哥,我願意接受推舉,你別再推辭了!”
然後,他又對那個楊安說:“楊大人,請你將刀子拿開,放我起來,我們一起去樹林議事。”
伍德和楊安趕緊帶著他進入小樹林,對另外六個小旗官說:“各位,陳亮答應做我們的百戶大人,現在我們一起當著眾士兵的麵,給新的百戶大人下跪叩頭,行擁戴禮,並請他帶領我們想辦法突圍。”
這六個小旗官裏麵,有四個人臉上露出喜色,隻有郭雄和羅偉好像並不大情願,郭雄還用鄙夷不屑的目光盯視了陳亮幾眼。
陳亮避開郭雄鄙視的目光,故意露出膽怯的表情,愁眉苦臉地說:“各位大人,我隻是一個小兵,無德無能,現在突然被推舉為百戶,隻怕大家不服從我啊!”
伍德生怕陳亮反悔,趕緊安慰他說:“陳亮,這個你不要擔心。隻要你當著士兵們的麵獲得了我們八個小旗的擁戴,你就是這支部隊的主官。誰敢不服從你,你可以對他軍法從事。”
陳亮聽伍德說自己可以對不服從命令的人軍法從事,心裏一喜,臉上的表情卻更加愁苦,用懷疑的語氣問:“伍大人,如果誰不服從我的命令,我真的可以對他施行軍法嗎?”
“當然,當然。我們大熙國軍紀最嚴,尤其在戰場上,誰要是違抗命令,主將是可以先斬後奏的。你如果接受推舉成為百戶大人,就是我們這一百多號人的主將。誰違抗你的命令,你可以下令將他斬首示眾!”
在伍德說到“你可以下令將他斬首示眾”這句話時,有好幾個小旗官都將目光投向陳亮,露出了譏諷的笑容,心裏說:就你這膽小鬼、窩囊廢,還想施行軍法?老子就是將脖子伸到你麵前,諒你這小子也不敢舉刀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