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累也要拚下去!(1 / 1)

再累也要拚下去!

視點視評

作者:王毅

在北京電視台新聞中心播音科科長、知名新聞主播王業的大力支持下,本刊記者得到一篇深入地震災區采訪的電視台記者發來的前線日記。在此編發,以饗讀者。

2013年4月21日

2013年4月20日,強震再次襲川。北京電視台新聞中心有兩位編輯趙靜、吳亦萱恰好在成都開會,於是後方遙控她們盡快去震中。當時車輛、設備都很緊張,租一輛車需要四千元。這時無法指責要高價的司機和車主,畢竟是冒著生命危險。命重要,使命一樣重要。於是編輯征得後方同意,租車前往,沿途發回圖片和語音的報道。

彙集各方消息的同時,記者也在攜帶設備出發。正在上海報道車展的胡陽、張默、龔飛帶著攝像機、對編和傳送設備,搭最近的飛機趕赴成都。北京的記者顏葵、張虎、田海燕、儲文勝和我急忙定了3點的機票。搶票是非常明智的,因為稍晚一點出發的記者隻能買到晚上的票了。即使這樣,我們的飛機還是晚點了兩個小時。晚上8點,地震12個小時之後。北京電視台第一批記者趕到成都。

成都人非常淡定,看不出什麼影響,街上也沒有什麼震後的痕跡。不過說起來地震,大家說還是感覺很明顯,搖晃比較厲害。隻不過經曆過汶川大地震,有了知識和心理準備,所以安然。四川人是我們的民族脊梁,堅強樂觀。

成都沒事不意味著此次地震就是溫柔無害的。震中雅安的群眾傷亡慘重,遇難人數已經過百,受傷人數過千。記者顏葵、張虎迅速深入震中,田海燕、儲文勝先去辦理記者證,再赴成都軍區總醫院采訪傷員搶救。也正是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顏葵趕在大堵車之前進入了雅安和蘆山,田海燕在暫停辦理記者證之前搶到了兩張,而且還有一張車證!

記者展開報道,我就彙集信息,布置工作,聯係車輛司機,同時等待後續記者。接下來的記者範奕、勵嘉霖和任效鬆的飛機也晚點了,接到他們的時候已經是淩晨3點了。雖然心疼,我還是要求他們連夜往震區趕。範奕下午及晚上連著值班五個小時,勵嘉霖辦手續領海事衛星電話和相關設備,幾十公斤啊!但是再怎麼累也要拚,於是我“逼迫”他們,其實是默許他們開夜車了。

還有一個插曲,新媒體的任效鬆原來是新聞中心的一名幹將,他來前方被我征用了。他還聯係了一輛車。我原以為範奕、小勵帶一套設備,加上我和任效鬆,坐一輛公務車就好。可是小勵帶了三個技術人員和兩套設備,這下加上任效鬆的車還沒有我的座。於是臨時改變計劃,讓他們前往,我在成都多耽擱一天。

一天來看到很多救援人員,看到很多運送物資的車輛,這種在身邊的活生生的感動讓人很激動,感覺生活很美好,覺得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很有生機很有希望。可能這就是所謂的正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