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定策立國(1 / 2)

十幾日後,這天一大早,天色便陰沉昏暗,大量的陰雲凝聚,似乎正在醞釀一場大雨。

返程的宋悼,大軍抵達金陵城下之後,朝堂之內聽聞了宋悼率軍南歸,集體感到恐慌,以為這是要變天了,整個金陵城內惶急一片。

宋奇丘顧忌聲譽,不敢太過於張揚,命令宋悼率領大軍駐紮在金陵城北門外的斜穀一帶,同時命他隨時待命,一旦城中有變,即可入城平叛。

午時,隻聽空中哢嚓哢嚓的巨大聲響,天空如同裂開了一道口子,瓢潑大雨傾盆而下。皇宮內皇帝李璟一直歇息的南華殿內,忽然傳出淒厲的慘嚎聲,隻聽一個公鴨嗓大聲嘶嚎道:“快來人啊!太子陰謀作亂,以毒藥進獻陛下,致使陛下不治身亡……”

雜遝的紛亂的腳步聲在宮內響動起來,各處宮門皆在數息之間,齊齊都緊閉了。宮中的侍衛驟然增多,各條道路和城門皆有人把守。僅僅數刻鍾過去,幾乎整個金陵城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整個宮城內一片混亂,金陵城同樣人心惶惶。

曾擔任禦林軍統領的陳覺先一步發難,控製了宮城的禦林軍和玄功禁衛。宮城四門緊閉,宋悼下午得到父親親筆急信之後,急匆匆統領三萬大軍進駐金陵城,把宮城圍的水泄不通,等待宋奇丘之命,隨時準備強行攻入宮城。

誰知宮中忽然傳來太子負罪自殺的消息,數刻之間,太子的屍體被懸掛於城頭。

知道大勢已去的宋奇丘,頹然退回丞相府,並命宋悼撤軍,等待新帝登基之後的懲處。

不出康龍所料的,南唐帝位易主,一向孱弱的六皇子李煜,在馮延巳等五鬼的推崇之下,在魏岑的刻意篡改詔書之下,成了南唐的皇帝。

原本的曆史軌跡,已經在不知不覺之中發生了偏離。本該活的更久的南唐中主李璟,繼位沒有幾年,便因康龍的蓄意禍亂,死於非命。年紀輕輕卻孱弱無能的後主李煜,就這樣登上了曆史的舞台。

李煜登位之後,感念五鬼功德,拜馮延巳為丞相,統領南唐國政,馮延魯為樞密使,領南唐全國軍政,陳覺為樞密副使兼南唐兵馬大元帥,掌南唐三十萬水陸大軍。魏岑為宮廷大總管,統領後宮大小事務。

查文徽因為在此事上搖擺不定,被罷免一切職務,踢出南唐的朝局。

宋氏父子因在南唐聲望極高,即便馮延巳非常嫉恨他們,但迫於朝廷和民間的雙重壓力,隻得私下與後主商議之後,遷其為太師,因念其年事已高,不堪朝政繁瑣之擾,準其回鄉養老。

宋悼因戰功卓著,改任兵部尚書,回朝述職,不用再親往前線督戰。

宋氏在朝廷的派係,全數遭到打壓,但五鬼經營朝內多年,私黨極多,逢此機會,紛紛崛起,迅速壓製住了宋氏派係舊黨。

新舊兩黨派係之戰,就這麼在朝內展開你爭我奪的口水大戰。

新任的兵馬大元帥陳覺,為了向南唐國民展示自己的軍事才華,決定親自北上,督軍與淮北軍展開生死決戰。

就這樣,南唐在朝局未穩,人心浮蕩的情況下,開始了前途未明的征伐之戰。

更令南唐君臣上下都未想到的是,查文徽被罷官之後,私下偷偷潛入淮北,投靠了淮北王,被拜為副相。查文徽以前在南唐擔任兵部左侍郎一職,對南唐的軍事部署安排知之甚詳,此番叛逃歸敵方陣營,南唐軍方內部一片擔憂之聲。

康龍見目的已然達到,優哉遊哉的回到棲霞寺內安排一番,便輕裝簡從,攜帶了燕九娘,周媚兒兩女,先去往萬劍穀千機洞中看望了公孫霸刀和公孫大師。公孫大師此時依舊在閉生死關,沒有出來。顏氏姐妹卻在洞外日夜守護,不離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