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原上一條道,九轉八彎四方繞。
這句話,說的是由西域通往中原,必經大荒原,而大荒原也不同於一般的高原,不僅有沙海,戈壁灘,還有草原和黃土高原。
這條古道,在大漢時期,有個名字,叫做絲綢古道。
中古時期的大漢王朝,疆域麵積極其遼闊,兵力強盛,四方萬國都往京都長安朝賀。作為當時的第一強大國家,漢高祖曾數次派遣使者,出使各國,一方麵是安撫各方,一方麵也是顯擺自己的強大。
中古時期的中原,以盛產絲綢,茶葉,瓷器聞名海宇,而西域各國,非常鍾愛中原王朝的絲綢,以能夠穿上絲綢為生平最大的榮耀。
大漢王朝第一批出使西域的使者叫做張騫,他出使西域所經過的這條道路,便是有名的絲綢之路,這條道路,由京城長安出發,一路西行,出玉門,經大荒原上的九轉八彎穀道,抵達西域各國。
這條絲綢之路,曾因這次出使,為大漢王朝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商機和繁盛,也帶來了數之不盡的戰爭。後來隨著王朝更迭,戰爭頻仍,最終淹沒在曆史的長河,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繁華。
萬載歲月如同彈指,繁盛的絲綢之路也變成了荒涼的絲綢古道。
萬馬城,便是坐落在濁浪河和絲綢古道之間的一座雄城,更是依賀蘭山而建,地勢極為特殊,背靠賀蘭山,東臨濁浪河,正南麵的一道數千米高下的陡坡下便是絲綢古道。
如此一座雄城,若不是當年鐵馬馬騰空眼光毒辣,手段高超,也不會有如今的規模。
可惜,魔昆山脈封印解除,魔族大舉入侵,眼看不久之後,魔族便要橫掃整個人族大陸,作為首當其衝的一處雄城,早晚卻要被魔族占據,真讓人會忍不住生出無限感慨。
如今的人魔兩族戰場,其實就是再中古時代最著名的西部雄關玉門關遺址上。隻不過玉門關早已隨著曆史的塵埃,飄散天地間,如今雖有那皓首窮儒興許記得,但正在此地戰鬥的人族,卻是已經無人知道。
滾滾的煙塵,就在距離萬馬城十數裏外的絲綢古道上騰起,如同狂風吹起漫天沙塵,又似土龍咆哮於大地,隆隆的蹄聲,轔轔的車輪聲,老遠就吵醒了萬馬城的好夢。
萬馬城中,如今駐紮的各方勢力為數也不少,除去屬於萬馬城城主馬行雲掌握的三萬鐵馬軍,依然有各部留守的精銳部卒五萬餘。
這五萬餘部卒,除了康龍的三千神武軍,其餘四萬七千人馬,大多是來自於各方的勢力,而且都是或多或少與萬馬城有生意往來的勢力。
其實,這些留駐的部卒,多是屬於偵騎一類,他們留駐再次,大多是負責刺探和傳遞消息的,中原各地的變化,人魔戰場上的消息,都要通過他們來傳遞。
而進,城中的這些偵騎,自然早在半日之前,就接到數百裏外人魔戰場上統領傳回的消息,因此便知道,這就是從人魔戰場上敗退回來的那批人。
這些人貪生怕死的從人魔兩族戰場上敗退下來,不僅沒有絲毫沮喪之色,反而個個都是一副僥幸逃脫的模樣,著實令人感到可恨,可悲,複又可歎。
萬馬城的城頭,迎著朝陽卓然而立著一名神態威猛,氣質灑然的中年人,在中年人的身旁侍立著一名麵上帶著微笑的青年。青年人雖然麵色儒雅,風流不羈,但是身高卻超過一丈開外,著實令人感到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