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當即就震怒不已,他好不容易才等到這樣的好機會,想不到還沒等他起事,召集分布在各地的人馬齊聚太原城,趁機一舉做了河東之主,卻忽然冒出來個康龍。
不過,劉崇還算有些自知之明,於是連夜就給身在京都,此刻正在籌劃著如何冊立自己為天子的劉暠發去了兩份加急奏報。
可是奇怪的是,他一連發出去數十條奏報,可四五天過去,卻連一個回音都沒有,好似他壓根就沒有發送奏報一般。當然,這天下敢冒如此大不韙者,還真沒有幾個,所以劉崇也沒當一回事。
直到從第一封奏報發出至今已經過去了快十天的時間,他才徹底急了,對自己著急,對未知的恐慌。
最近,他又聽說康龍的人馬,占據了遼州大半地區之後,並沒有繼續出兵,而是在向百姓們宣講什麼土地改革行策,那份行策,劉崇在看完之後,就大罵康龍不是東西,竟然會想出如此的損招,來斷了天下豪門望族的財路。
不過,罵歸罵,劉崇還著實高興了幾天,別的不說,單是這一下以來,康龍想要攻占河東的話,起碼就得過了那些地方豪門望族的那一關。
劉崇雖然有些看不起康龍這些雜牌軍,可卻不再為這樣的人而煩擾。他派遣劉暠留下的一支奇兵,向康龍統帥而來的這些雜牌軍駐紮的地區開赴而去。
他自然是打算趁機消耗掉劉暠留下的這支用來監視他的兵馬,同時,也趁機滅殺不知天高地厚的康龍等人。
劉崇雖然做了這一手準備,依舊有些不放心,他私底下打聽到,這個康龍除了是神武軍節度使之外,還是個玄功大宗師高手,對於這樣的高手,他還是很忌憚的。若是這次河東的兵馬殺他不死,恐怕他說不定還要來找自己的麻煩,所以劉崇悄悄的派人進到參軍府中,趁著楊參軍隨同漢王劉暠進入京都洛陽之機,把楊參軍的侄女,據說是一個跟康龍有著某種關係的女子,接到了自己的侯府之中,以防萬一。
同一時間,劉崇還秘密的從各地調派了不少他私下裏籠絡招攬的玄功高手,也進駐到自己的侯府之中,保護自己的安全。
做了這一係列的保護措施之後,劉崇這才舒了一口氣,有些洋洋得意的在侯府之中,做起了當上河東之主的美夢。
可惜的是,太原府此時留任的將領之中,沒有一人可堪大用,全都是平庸之輩。真正有大將之才者,不是隨同劉暠一起前往京都,以備萬全,就是被安排在河東四邊的邊關要塞,把手門戶。
任誰也沒有想到,康龍竟然能夠通過太行古道,把自己的人馬直接插入到河東的腹地。若是再尋常情況之下,無論是哪方人馬,也休想輕易的通過河東四麵的關隘,攻進河東腹地,斷了劉氏的根基。
河東太原府的劉崇倒是通過一係列的安排,放下了心,但遠在京都的劉暠,一顆心卻懸了起來,而且是憤怒之極的懸了起來。
他沒有想到,一個原來在他眼中隻是螞蟻一般存在的小人物,這個時候竟然趁著他陷入僵局的時候,在他背後插上了致命的一刀。
劉暠雖然如願以償的登上了帝王的寶座,但他卻也為此付出了想都不敢想的帶價。
他十分討厭儒門勢力,更厭惡馮道那個老頭子,但這次他卻有不得不向儒門妥協,請馮道出山拜他為崇政院的院使,成為名符其實的文官權相。
他十分厭惡與海寇打交道,但這次卻不得不故作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與血狼寇打交道,在定下了一份恥辱的盟約之後,才把他們打發走。
搞定了這一切之後,事情並沒有像他想象的就那麼輕鬆的搞定。各地方鎮節度使雖然有不少已經寫了表奏來賀,但依舊有半數以上的節度使選擇了冷眼旁觀。甚至有幾個還紛紛揚言,一旦等到時機成熟,就要發兵討逆。
看看,在他們的眼中,我堂堂的大漢後裔,中原王朝的天子,竟然成了逆賊!劉暠聽到那些傳言是,在自己的寢宮,非常氣憤的數罵著那些不來朝見他的節度使。
現在連一個小小的螞蟻,也敢在他的背後捅刀子,叫他如何能夠忍受!
“來人!立刻去請郭樞密入宮議事!”劉暠抬手把一隻上號的青花瓷的酒杯,丟了出去,雖然如今已經是深夜時刻,他依舊大聲衝寢宮外麵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