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花園夜宴(1 / 2)

天色已晚,空中一輪圓月當空,讓人禁不住興起鄉思之愁。康龍又想起異世的父母親人。

整個符府喜氣洋洋,各處張掛了更多的燈籠,就連天上的玉輪也失去顏色。符府的賞月晚宴設在第九重院落的後花園中。

這處後花園,占地極廣,甚至比第二重院落的那廣場還大。花園四周是相連的回廊,整個花園全部種植著耐寒的碧草,即便是在這中秋時節,地上的草兒依然碧幽幽的。

各種花木點綴在草坪之上,別有風味。一條條鵝卵石鋪就的石道,蜿蜒勾連,直通向草坪正中的一個方圓數十丈大小的荷花池旁。

荷花池的正中建有一座水亭,兩條曲折的石橋接連草坪和水亭,清幽雅致,令人流連忘返。在荷花池的一畔,一座巨大的假山聳立,假山上有流水淙淙而下,瀉入水池中,令人彷如置身世外桃源,生出隱逸之趣來。

那水亭名為聽月亭,正中有一巨大的石桌,石桌之上擺滿了精美食物,及十幾盤各種造型的月餅。

相傳,早在殷商時期,月餅就已出現,那時叫“太師餅”,是為了紀念太師聞仲而做。後來經過人們不斷的改進,至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餅,做法又有改進。大唐玄宗時,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康龍到了聽月亭之後,先向眾人禮拜,這才被符昭信安排在符汀羽旁邊坐下。符彥卿自然坐在首位,在他旁邊,端坐著兩名雍容華貴的婦人,正是他的夫人張氏和楊氏。

楊氏乃符昭信和符汀羽親母,張氏乃符昭願親母。符昭壽親母金氏早逝,昭壽是被張氏撫養長大。

符彥卿剛剛從大晉朝廷朝宴歸來,家中夜宴開席,坐在首位。張氏和楊氏分坐他兩旁。符昭信和符汀羽緊挨楊氏而坐,符昭願和符昭壽緊挨張氏而坐。

符家缺了兩女在席,便是張氏所生長女符澪羽,楊氏所生次女符落羽。

以康龍地位,根本不可能出席這種家宴,即便能出席,也該在侍立一旁才是,不過家主符彥卿及大少爺都頗為看重他,因此讓他坐在了符汀羽旁邊。

武鄆卻侍立在符昭壽身後,一雙陰沉的眼睛,如毒蛇一般,閃爍的冷眼盯著康龍,掃向符彥卿及符昭信時,不滿之色,一閃而逝。

原本一直跟隨符彥卿的那中年文士,卻不見在此。

張氏本是洛陽本地大族之女,嫁與符彥卿後,一向謹守婦道,生子符昭願,女符澪羽。符昭壽是她一手帶大,平時頗為寵溺,這時張氏輕瞟康龍,眼中帶著不易察覺的輕蔑之色。

楊氏卻是符汀羽親母,符昭信曾無意向她透露,要把符汀羽許給康龍,似乎家主符彥卿也並不反對,楊氏便以標準丈母娘看女婿的眼光打量康龍。

模樣到還過得去,聽說此子一入符家,便收了三個女子入室,好像都是侍妾,卻無名分。這個年代,楊氏自然知道男人之間的那些荒唐事,並未放在心上,倒是自家閨女汀羽若真要嫁與康龍,定是要做正室的。

雖然符昭信不住向她誇讚,康龍如何有見識,有膽魄,武藝高明,她倒並未放在心上,唯一看重的,不知此子性情如何,是不是那種薄幸之人,卻要找機會,問他一問,或者考上一考。

楊氏乃是名門閨秀,自幼熟讀詩書,頗有見識。符家內眷事務,一切都是由她在打理,一向井井有條,由此可見一斑。

符彥卿似乎情緒不錯,一等康龍到場坐下,嗬嗬笑著道:“老夫一生坎坷,至今有如此地位,那是蒙上天垂憐,聖上看顧,今日中秋月圓,雖然有二女不在身邊,不能說完全團圓,卻也頗為如意。大家不必拘謹,咱們先用餐,後聽曲吃餅賞月。康龍,聽說你把我符家武士組織的很好,這第一杯酒,老夫作為酬謝,先同你共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