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校園普通樓,普通樓處不普通。
看似普通卻神秘,神秘之處藏神通。
一個美麗的城市,從來都是人們向往的地方。高樓大廈,車水馬龍。到處一片繁華盛世,好不熱鬧。而就在這座發達的城市中,尤其以一所大學更為人們所向往。這到不是因為這所學校有多麼的華麗,多麼的氣派。而恰恰是這所城市中看起來最土,最落後的建築風格,完全和這座城市脫節了。不大的校園裏,一排排的磚瓦房子清晰可見,尤其那磚的顏色,竟然已經看不出是什麼顏色了。隻覺得很古老,很有幾百年前的感覺了。校園的圍牆是新的,但並不高,隻是比那排排的瓦房高出了些許。而圍牆新也隻是將以前的牆塗了新的顏色,這顏色還是那種說不清楚的顏色,隻是為了盡量和學校的氛圍融為一體。學校的中心樓,最高也隻有三層,處處給人的感覺是那麼的簡樸。如果說在這座城市中哪個建築最普通,最簡樸,可以說就是這座學校了。然而就這座貌不驚人的普通建築中,名車名人卻是絡繹不絕。如果說你想看這個城市有多少名車,豪車的話,在這裏待上哪怕隻有5分鍾,你也能將國際國內的名車豪車看個夠,看個全。
這倒不是因為大家腦子有問題,好好的高樓大廈不去,反到來這個土的都掉渣的地方來趕時髦。而是因為這裏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都知名的名校——華威大學。
此校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唐代時期,唐太宗李世民親自督導建設,太子李建成親力親為,一片瓦,一捆木,都是李建成專門指定地點,建築風格更是請到了唐代頂尖的建築大師繪圖,此風格代表了唐代最興盛,最繁華的文化底蘊。建成以後,名字就叫唐太宗書院。第一批教師中就有不少名人騷客,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連已經退隱詩壇的,80多歲的老詩人賀知章也來此當了名譽教師,唐太宗任院長。而日後在文壇,在政壇的很多紅人,名人竟也都出自這裏。到了現代,更不用說,享譽國際國內的知名科學家張文白,甚至本市市長趙不三也是畢業於此。可想而知,這學校的名氣有多大。如果說名氣大,那隻是表麵,這所學校的師資,科技力量更是國際國內的翹楚。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很多都以來此學校學習和生活而驕傲和自豪。
黎子豪就是這些幸運學生裏的一個,但他也不知道是怎麼考上這個學校的。甚至當時考完的時候,填報誌願,他都沒有填這個學校,他壓根就沒敢去想有一天他會來到這裏。或許是填了,隻是填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幫他填上了,因為當時填報誌願時候,他還在外麵買醉呢。有時候,運氣來了,你擋也擋不住。
黎子豪本就是一個很懂自己的人,他不會做他沒把握的事情。這點也使得他碰到了很多奇怪的事情。有些東西你硬來反而得不到,你不在意,卻恰恰會得到。事情總是這麼的妙不可言。
一個清晨,微風吹來,帶著些許的涼意。黎子豪知道自己基礎不牢,底子也並不是太好,此時已經早早來到了學校南邊的一個小河邊,河水清澈見底。說是河水,也隻是學校建的人工河。但看起來很有小橋流水的感覺。黎子豪坐在一個河邊的石頭上,望著水中自己的倒影,歎息著喃喃地說:“一個人如果就是為了學習而活著,那就太浪費人生了。”正在此時,一個甜美的聲音說道:“黎大帥哥,真用功呀,這麼早就來到這裏學習了呀。”黎子豪順著聲音轉過頭去,一個美麗的少女已經立在了他身旁,簡短而又烏黑的頭發,穿著藍色而且鑲著銀色邊的連衣裙,看起來是那麼的幹練。她此時正略帶微笑地看著黎子豪,她那雙眼睛就如在清澈的水中,投入了兩粒黑珍珠,是那麼的水靈,那麼的迷人。
黎子豪也不知不覺看呆了。“喂,你看的人家都不好意思了。”這少女眼睛閃動地說道。黎子豪本就是一個不善言說的人,甚至到了學校以來,壓根還不怎麼和同學們說過話,更別說認識了。此刻,這少女怎麼認識他的呢?他也不禁暗喜,因為這麵前的少女,正是學院公認的校花——大二曆史係的趙玉涵。
黎子豪被她這麼一說,趕忙又低下了頭。隻聽趙玉涵關心地問道:“你怎麼啦,看起來好似不高興呀”。黎子豪還是不敢抬頭地說道:“我也不是不高興,來到這個學院,總覺得自己底子薄,基礎不怎麼紮實,想笨鳥先飛。早學早趕上,所以找個清靜的地方早讀一會。剛才心裏有所思,所以有些惆悵罷了。”黎子豪邊說邊胡亂地翻書,看起來很不自然。趙玉涵微道:“哦,你說的對,基礎差是應該比別人要下工夫。”說著,趙玉涵也坐在了旁邊的石頭凳上,接著說道:“你如果在功課上需要我的幫忙,給我打電話,或者到南邊的階梯教室找我,我一般都在那裏自習。”說完,靜靜地等著黎子豪。她在等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