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對策研究(2 / 2)

(2)企業外部環境的複雜性以及多變性導致各種不同財務風險的產生

世界是普遍聯係並矛盾著的,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會麵臨各種各樣的情況,而部分是無法預測且沒有相應防備措施的,這些諸多的不確定性都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

不管是導致財務風險出現的直接原因還是間接原因,一旦發生,企業都會陷入不同層次的困境之中,部分企業可能因為無法有效應對而走向倒閉。因此,我們要製定一係列的財務風險管理措施。

明確了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後,識別風險便成為至關重要的環節,掌握風險識別的方法能幫助企業快速識別風險,發現問題。

四、防範企業財務風險的對策

1、防範原則

要想有效地采取措施對企業財務風險加以防範,我們就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具體如下:

(1)風險適度、限度承擔的原則

財務風險普遍地存在於每一個企業之中,且風險有大小之分。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有效的數據分析,從格式整體利益出發,全麵地識別風險,把握風險,把風險控製在合適的範圍之內;了解最大風險的範圍,提前做好應急工作,確保企業經營活動的正確性和穩定性,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

(2)收益、風險均衡原則

眾所周知,收益和風險是對立與統一的關係,收益和風險密切相連,有收益必定有風險,風險往往伴隨著收益出現。一般情況下,項目收益越大,其風險係數就越高。在財務活動中,我們既要不斷地追求高收益,也要密切注意其潛在的風險,切實做到收益、風險均衡,隻有這樣,企業才能更長久地發展下去。

(3)分級分權管理原則

每一個企業都有著複雜而又係統的組織結構,在領導層的統領下實施權利與履行職責。對財務風險的管理與防範亦如此,將風險劃分為不同的層級,然後根據級別係數,交由有相應權利層級的人員來管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細化風險,防範風險,使風險降到最低。

(4)超前預警,有效規避原則

之所以叫超前預警,就是在財務風險發生之前進入緊急防備階段,在這裏,企業通常的做法是根據自身的風險預警信號,加快建立健全三係統,分別是風險識別係統,預警係統和財務風險管理係統。通過對這三個係統的數據分析和歸納整理,確定相應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部分財務風險。

確立了財務風險防範原則,接著就應該根據這些原則建立有關的處理機製,從製度層麵來防範風險。

2、建立健全企業財務風險識別係統

一套完善的財務風險識別係統能準確、及時地識別出企業的財務風險。我們既可以用單個的財務風險指標趨勢如現金財務總額比、流動比率、資產淨利率、資產負債率、資產安全率的惡化來進行預測和監控,也可以通過各種指標分析綜合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的可能性。

體係相當於一個企業的骨骼,完善的財務體係是企業正常活動的保障。

3、完善企業財務體係

做好企業財務預算,對預算進行事後評價、分析、考核;要建立完善的財務體係,首先要製定一係列的標準和規則。比如在信用方麵,額度、應用條件以及具體的標準缺一不可,並且應該將這些與國家現行的收款等各種政策結合在一起製定適合當前企業的信用政策。

根據收賬成本、壞賬損失、應收賬款回收期等資料製定相應的收賬政策。隻有從本質上規範了體係,才能更有效地應對各種財務風險。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集體是單個的集合,這種集合並不是簡單和機械的相加,而是大家集思廣益,智慧的升華。

4、真正實施集體決策

企業在作出重大決策時,應該堅持在科學預測的前提下集體參與作出決策。消除一切由領導說了算的局麵。具體方法包括:定期召開全體職工代表大會,鼓勵職工提意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公平選舉職工代表進入監事會、董事會等高級管理部門;重大決策實行投票表決製等。隻有真正實施集體決策才能使決策更加公開化、民主化,才能降低決策的錯誤率,從而降低財務風險。(作者單位:廣西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權毅.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對策的研究.吉林大學,2012(9),49-51

[2]李桂祥.論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範措施[J].會計之友(中旬刊). 2008(12):124-131

[3]劉濤,袁輝.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對策[J]. 會計之友(中旬刊).2010(02)

[4]袁曉波.內部控製與財務風險——來自中國滬市製造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05):16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