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邁向輝煌 四十六(1 / 3)

天竺就是印度,印度就是天竺。

提起印度,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黃金、佛教?恒河水或者神油?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仔細讀讀印度的曆史,恐怕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相同的,那就是:

好、欺、負!

沒錯,真的很好欺負。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還在環壕聚落、刀耕火種的時候,他們便已經進入了相當繁榮的城邦時代,在建築、藝術、天文學、宗教等方麵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炎熱多雨、平坦肥沃的恒河平原孕育了輝煌的古印度文明,然而卻沒有賜予他們足以守護這一輝煌文明的血性和堅韌,於是,災難開始了。當中國艱難地從石器時代向青銅時代轉變的時候,從黑海之濱遷徙出去的古印歐人狂風掃落葉一般席卷歐亞大陸,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這些輝煌一時的文明紛紛被這股可怕的浪潮給吞噬了,再也沒能複興。中國是幸運的,剽悍絕倫的商王朝大軍在婦好王後的指揮下,在蒙古高原全殲了遷徙而來的古印歐人大軍,中國文明得以傳承,而印度就沒有這麼走運了,一支古印歐人攻入南亞腹地,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其征服,原住民被驅趕到荒蠻之地,到現在我們都還能找到這些原住民的後代————沒錯,他們就是著名的印度賤民。原來的南亞次大陸主人居然成了賤民,而且幾千年來一直是賤民,絲毫沒有改變,真的不知道是可悲還是可笑。但是入主南亞次大陸的古印歐人似乎也不比原住民好到哪裏去,當波斯人入侵的時候他們幾乎沒怎麼抵抗就投降了,隨後馬其頓入侵……哦,這次他們跟馬其頓基佬狠狠的幹了一仗,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也沒基佬們見識了他們的厲害,不得不放棄了征服南亞次大陸的念頭。隨後南亞的主人換了一茬又一茬,阿富汗人、塞種人、帕提亞人、月氏人、白匈奴人、突厥人、吐蕃人、蒙古人、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要把這一長串國名一口氣念完需要很好的肺活量,沒錯,以上這些國家或族群都曾統治過印度,或者入侵過印度,印度的曆史可以說就是一部被蹂躪的血淚史!最奇葩的是,除了馬其頓人在入侵印度的時候遭到頑強抵抗之外,大多數侵略者都是輕輕鬆鬆就將印度給幹翻了,然後開開心心的統治印度,再然後就是被下一撥征服者輕輕鬆鬆的幹翻。恒河水孕育出來的神奇兒女啊,真的讓人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很好欺負的印度卻有著極為豐富的資源,這裏出產的鐵礦久負盛名,曾經令十字軍膽塞的大馬士革彎刀就是用印度出產的鋼鐵鑄成的,鋒利無比,削鐵如泥,挨上一刀不死也得攤個殘廢。此外印度還盛產黃金,奇葩的阿三對黃金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熱愛,哪怕是在乞丐身上也能找到幾件黃金飾物。此外還有香料,這玩意兒對於歐洲和中東的貴族而言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在中世紀的歐洲,香料甚至比黃金還要值錢。總的來說,整個印度就是一塊肥得流油的大肥肉,而這塊肥肉基本上是不設防的,隻要你胃口夠好,一口就能將它吞下去……不過吞下去之後,那數量龐大的人口基數秒秒鍾會讓你知道什麼叫消化不良!

印度的富饒大明早有耳聞,並且對此充滿了興趣,遍地黃金和香料的寶地啊,換誰不感興趣?不過隆武帝既然當上了皇帝,自然看得比任何人都要遠一些,他最感興趣的不是黃金和香料,而是印度恒河平原那遼闊而肥沃的耕地。黃金再多也有花完的一天,但是土地卻可以供養一代又一代的人,對於統治者而言,這比黃金還人值錢。七百多年前,吐蕃人攻占了印度恒河三角洲,正是憑著恒河三角洲產出的糧食和優質鐵礦石,這個位於世界屋脊上的王朝跟大唐抗衡幾百年,互有勝負,大唐始終無法徹底將其擊敗。吐蕃隻是占領了恒河三角洲便變得如此強大了,如果將整個南亞次大陸納入自己的統治版圖之內會怎麼樣?答案是看大英帝國。隆武王朝的君臣們都是博學而務實的,他們對這段曆史十分了解,眼下國內的形勢已經穩定下來了,是時候找個倒黴蛋練練手啦,不欺負一下別人,怎麼證明自己強大起來了嘛!日本沒什麼好玩的,光是濟南都督府和沈陽都督府不定時的劫掠便整得他們口吐白沫,沿海地區荒無人煙,出動大軍去打日本純粹是浪費資源;東南亞那邊也沒什麼好打的,一個安南都督府便讓那幫猴子膽戰心驚,紛紛遣使臣前來北京乞求隆武帝管管安南都督府,不要讓安南都督府攻滅他們的國家;西北那邊哈密衛還處於草創階段,東北那邊的鬆謨都督府麵對的是無邊無際的西伯利亞荒原,找來找去,值得打的對手似乎就剩下印度一個了,好,就你啦,關門,放楊夢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