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後,大明的投資終於見成效了。經過長達五十年的努力,幾千萬畝良田被開墾出來,變成了優質稻穀、小麥、棉花產地。大片草地被鐵絲網圍了起來,種上牧草變成了無邊無際的牧場,數量龐大的牛群、羊群、馬群在鐵絲網內遷移,浩浩蕩蕩,每天都有大量牛奶、羊奶、羊毛被生產出來,大部分運回國內供國內百姓享用。此外,埋藏在地下的鐵礦石也被源源不斷地開采出來,一船船的運回國……此前還有很多人質疑向澳洲移民的政策,認為這是勞民傷財,現在沒有人再質疑這是勞民傷財了。
當然,那麼多戰俘,不可能全部扔到海外去。就算隆武帝想這樣幹,也沒有那麼多船可以拉人啊,所以大量戰俘和犯人被扔到東北去。他們在東北修築道路,砍伐灌木,興修水利工程,排幹沼澤,開挖煤礦、鐵礦……很多戰俘和犯人都死在了那裏。在朝廷大力鼓勵之下,大量生活在貧困地區的平民也離開家鄉,遷往東北。這些地區要麼就是多山少地,要麼就是缺水,反正生活很艱難,老百姓也是受夠了,以前是沒有辦法,現在有機會了,當然要到更好的地方去生活。大量人口湧入讓東北很快就繁榮了起來,一座座城市,大量村鎮,如同變魔術一般出現在東北平原上,曾經的荒原變成了萬頃良田,幾十年後,這片讓大明付出過極其沉重的代價的土地變成了大明最大的糧倉,這裏生產的糧食,足以喂飽全國人口!在東北大開發之前,帝國的統治者永遠在為糧食不足發愁,而當東北開發出來之後,他們則在為糧食價格太低,農民怨氣衝天發愁……隻有在帝國的統治者為糧食太多,糧價太低發愁的時候,這個帝國才算是真正迎來了盛世,不帶一絲水份的盛世。
不過,這些都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眼下東北大開發仍處於初始階段,那是個無底洞,再多的錢扔進去也聽不到一個響的。開發東北要錢,開發澳洲要錢,全國各省土地改革更要錢,隆武帝手裏有幾億兩白銀,按理說是不差錢的,但是麵對這樣的局麵,他仍然是一陣發虛。皇帝老大都發虛了,別人就更不用說了,在一次朝會上,方逸之苦勸:“皇上,如今到處都要錢,財政已經入不敷出了,長此以往,肯定要出大事,不如暫時削減一點遼地或者澳洲的投入,把錢花到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收益的地方去吧!”
隆武帝搖頭:“不,眼下正是開發的最關鍵時期,投入非但不能減少,還要盡量加大!冠軍侯說過,這兩塊地盤先期投入可能非常驚人,但一旦開發好了,子子孫孫都將受益無窮!”
方逸之苦笑:“這些臣都知道,但是國庫真的吃不消了啊!”
隆武帝緊皺著眉頭:“沒錢了?那怎麼辦?朝鮮窮得要死,日本已經搶過好幾遍了,再搶也搶不到什麼,現在該搶誰去?”
方逸之絕倒,你老人家解決缺錢的辦法就是去搶是吧?你到底是皇帝還是土匪啊?他歎息著說:“皇上,請注意一下你身為帝王的體麵!”
隆武帝隻當沒聽見,他走到地圖前看著地圖,看得非常認真,就算是玩大家來找碴都沒這麼認真。不用說,這位徹底被楊夢龍帶殘了的皇帝老大正在尋找獵物,看還有哪個國家可供他狠狠的搶一票,以解決當前國庫虧空的大問題。不過他的運氣不怎麼好,大明已經將東亞最好的地盤給占光了,周邊那一圈國家全是窮鬼,一個窮得比一個厲害,也就日本有點料,但搶過幾輪之後日本也榨不出什麼油水來了,還能搶誰呢?
皇帝的目光落在天竺這塊地盤上。都說這裏盛產黃金、香料,白皮豬隻是去幾條船,幾百號人就能搶錢搶糧搶地盤了,大明擁有數十萬精銳之師,不去搶一票簡直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冠軍侯在忙什麼?”他沒頭沒腦的問。
方逸之愣了一下,回答:“微臣不知,可能還在南陽睡懶覺吧。”
隆武帝說:“他倒是愜意……派人去南陽召他入京,他都偷了兩年的懶,也該動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