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之後,艦隊駛出馬六甲海峽,進入了浩翰的大洋。這支船隊在這裏分開,海軍將領任豹率領八艘大型商船駛向澳洲大陸,這八艘船上不僅有大量武器、作物種子、補給品,還有上千名犯人,這些倒黴的犯人將成為第一批被流放到澳洲去的移民。又有四艘商船沿著南亞次大陸的海岸線一路向東,他們的任務是南亞諸國展開國事訪問,最終目的地則是雄據中東的奧斯曼帝國。這四艘商船上都滿載著精美的絲綢、瓷器、手工藝品以及茶葉,每到一地他們就停下來拜訪當地領主,向領主贈送貴重的禮物,並且銷售自己帶來的奢侈品,這些精美的貨物受到了無數人的熱烈追捧,土著們趨之若鶩,爭相購買,為了一件絲綢做的衫子不惜一擲千金,那個狂熱看得這些大明商人和官員都目瞪口呆,同時暗暗捶大腿歎息:早知道這些貨物這麼搶手,我們就自己組織船隊開拓海外市場了,何苦通過西夷讓人家賺取巨額差價來著!
最終,這支船隊抵達了中東,在伊斯坦布爾靠岸,對奧斯曼帝國展開友好訪問。
此時的奧斯曼帝國國力正處於巔峰期,新月旗在歐亞非三大洲獵獵飛揚,無數剽悍的阿拉伯戰士揮舞圓月彎刀,在新月旗的指引之下狂呼“安拉萬歲”,向歐洲、亞洲、非洲發動一輪輪疾風驟雨般的進攻。非洲除了埃及之外就沒有值得一提的國家了,而奧斯曼對亞洲地區的擴張已經達到極限,歐洲就成了他們重點打擊的目標,不管是出於軍事上的考量還是宗教上的衝突,奧斯曼帝國都不會放過歐洲的。文藝複興將歐洲從黑暗的中世紀中喚醒,大航海時代讓歐洲獲得了美洲大陸這麼個外掛,歐洲各國的軍事實力正在快速增長,一個兩個國家可能不怎麼樣,但是如果整個歐洲團結在十字架之下形成一個牢固的同盟,就成了奧斯曼帝國最可怕的敵人了,奧斯曼帝國絕不允許歐洲從容發展,最後反推自己!更何況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的死敵,八次十字軍東征,整個伊斯蘭世界可被殺慘了,這個仇不能不報,所以沒什麼好說的,打,往死裏打!
於是就往死裏打。他們先是一步步蠶食拜占庭帝國的疆土,最終攻陷了歐洲最堅固的、號雄“永不陷落”的雄城君士坦丁堡,為羅馬帝國延續千年的複興之夢畫上了一個血淋淋的句號;隨後新月旗一路西移,一次次插到維也納城下,距離西歐僅一步之遙了。直到剽悍的奧斯曼帝國騎兵在中歐平原上縱橫馳騁,呼嘯而來,歐洲人才發現他們幹了一件蠢事,他們坐視拜占庭被滅國使得歐洲失去了一個遏製奧斯曼帝國西移的絕佳橋頭堡,現在他們不得不在中歐平原跟奧斯曼騎兵死掐了。而在海上,奧士曼帝國跟威尼斯城邦之間的戰事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威尼斯城邦原本是地中海的霸主,憑著出色的海戰技術一次次重創了不擅長海戰的奧斯曼帝國海軍。然而,奧斯曼帝國那恐怖的國力卻一次次讓威尼斯城邦好不容易取得的戰果變得毫無意義,威尼斯人已經記不得自己到底殲滅過多少支奧斯曼帝國的艦隊,擊沉過多少敵艦了,他們隻知道奧斯曼帝國海軍不管損失多嚴重,總能在一兩年之內補回來,這場戰爭,威尼斯人是一點勝算都沒有!
雖說一次次揮舞彎刀在歐洲大陸掀起腥風血雨,但是憑心而論,此時的奧斯曼帝國還是比較開明的,隻要不是在戰場上,奧斯曼人都會顯得熱情、開朗、慷慨,跟在戰場上的冷酷嗜血判若兩人。大明跟奧斯曼有過良好的外交關係,隻是到了天啟、崇禎兩朝,外交被中斷了而已,看到大明船隊到來,奧斯曼蘇丹既開心又意外,給予來訪的使團很高規格的接待,並且允許他們參觀伊斯坦布爾的宗教學校、清真寺和皇家圖書館,奧斯曼人那豪華而典雅的建築物和繁華的城市讓大明使者讚不絕口,皇家圖書館中汗牛充棟的藏書更讓他們驚歎不已,深深的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大明並不是一家獨大的,至少奧斯曼帝國在很多領域跟大明相比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向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遞交了朱聿鍵親筆寫的國書,表達出與奧斯曼帝國建交的意願。
蘇丹愉快地收下了國書,並且親自執筆作了回複,兩國再度恢複邦交,這意味著大明又獲得了一個消費能力強大的市場————這幫綠綠可不是一般的富!從此,大明商人可以在奧斯曼帝國境內自由經商、旅行,奧斯曼帝國的商人在大明也擁有同樣的權利,這對方雙都極有好處,雙方都對此極為滿意。
但是,在隨後舉辦的慶祝會上,不那麼愉快的事情卻突然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