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更是騷動不安,江南的士子縉紳大概是覺得自己已經是死到臨頭了,正上演著末日瘋狂。他們扶立一個又一個皇帝,建立一個又一個國家,封了一堆一堆的大官,盡情揮霍著江南兩百年來積累下來的財富,全然不顧帝國的大軍就在山東虎視眈眈,艦隊更是在長江口磨刀霍霍。這些筆杆子上竄下跳,將一個個屎盆子往新朝頭頂扣,瘋狂攻擊著新朝新政,咒罵著跟新朝有關的一切,極盡汙蔑之能事,仿佛選擇新朝的億萬黎民全錯了,隻有他們是對的,真理就在他們這一邊!然而,不管他們怎麼鼓吹江南小朝廷的正確性,怎麼鼓吹東林君子們的偉大光明,無於事無補。湖廣、山東已經掐斷了對江南的棉糧供應,依靠紡織業和海貿高度繁榮的江南經濟一下子就崩潰了。在此前程琪曾用這一手把江南玩得欲仙欲死,不知道多少人對江南糧荒心有餘悸,現在他們驚恐地發現,程琪簡直是太善良了,她玩得再狠也沒有真正掐斷對江南的糧食供應,現在可是真的全斷了啊!機靈一點的老百姓驚恐地拖家帶口逃往湖廣,反應慢一點的就隻能享受糧價一日數變那種坐過山車一般的感覺了。隻用了一個月,江南糧價就張到了十二兩白銀一石大米,別說普通老百姓,就連頗有積蓄的小康之家也撐不住了,他們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衝進糧鋪搶購一切能吃的東西,試圖在這些金屬變成廢物之前將它們變成活命的物資。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海量的白銀從地窖裏湧入市場,在很短時間內就超過了市場對貨幣的需求上限,而且打著筋鬥往上漲。直到現在,江南那些貪婪的縉紳們才明白,貨幣本身並沒有多大價值,如果沒有對應的物資作支撐,他們手裏的黃金白銀還不如一塊棉布、一碗糙米飯有價值!
可惜,能看透這一點的人並不多。即便是兩百年後那位以英明睿智聞名的鐵血首相俾斯麥,也在普法戰爭中犯下了同樣的錯誤:開口向法國索要五十億法郎的戰爭賠款。結果銀行開遍全世界的法國隻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把五十億法郎堆到了他的麵前,眉頭都不帶眨一下。倒是俾斯麥占著死活不肯歸還的阿爾薩斯和洛林讓法國痛徹心扉,最終以打光一代青年的代價奪回了這塊擁有極為豐富的煤炭、鐵礦資源的領土。對於個人而言,錢就是財富;但是對於國家而言,錢隻是債券,他們發行了貨幣就等於向老百姓借了債,而這筆債是要用對應的物資來還的,否則就隻能是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了。
咳咳,扯遠了,扯回來。
對於江南的局勢,隆武朝的大臣們頗為頭疼。一方麵,江南縉紳集團的頑固和桀驁不馴著實讓人憤怒,恨不得宰了他們;另一方麵,江南卻是人文薈萃之地,寸土寸金,戰火一起,這塊膏腴之地就算毀了,想要再發展起來又不知道要費多大的力氣了,真的要毀掉它,大家都舍不得,頗有點兒投鼠忌器。他們也動用自己的人脈試圖與江南縉紳集團溝通,想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但結果卻讓他們很失望————
明軍收複北京的半個月之後,江南南京小朝廷千裏加急送來一份文書,恭賀隆武帝克複帝都,驅逐韃虜……一大堆花團錦簇卻沒有多少實質性意義的華麗詞藻之後,他們提出了解決江南騷亂的條件:
第一,無罪釋放張溥、錢謙益等東林君子以及溫體仁、侯恂等重臣;
第二,廢除墨學、雜學,繼續獨尊儒術;
第三,新朝繼續前朝一切優待士人的政策,減免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