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龍戰三千裏 一三九 崇禎的結局(3 / 3)

李岩一口喝掉半杯茶,整理一下思路,小心的問:“聖上安好?”

盧象升苦笑:“身體還行,就是脾氣越來越差,一天到晚吼著要反攻沈陽。”睨了李岩一眼,“你是為他而來的,對吧?有什麼想法直接說出來,我不習慣繞來繞去……在這一點上,你得學學冠軍侯。”

李岩苦笑:“我也想學的,但是性格使然,學不來。”沉默片刻,還是決定開門見山:“是這樣的,北京淪陷之後,由於國內群龍無首,太子又年幼,所以為了穩住軍心民心,經過百官商議,我們擁立唐王登基統率大軍北伐,年號隆武。”

盧象升神色微微一動,說:“這可麻煩了……皇上還安在,你們就擁立新君……大忌啊!”

李岩說:“唐王隻是代天子掌天下,尚未正式登基。但是他接掌大權之後一係列政策方針穩健而有效,也能因才而用,確有上皇之資,大明軍民都對他極為滿意……”

盧象升沉默良久,才說:“你的意思是,就算現在皇上返回北京,百姓也不會再接受他了,對吧?”

李岩很坦率:“是的。”

盧象升目光變得極其尖銳:“那你想怎麼樣?弑君麼!?”

李岩苦笑著拱了拱手,說:“不敢,我不敢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我知道肅毅侯和冠軍侯都極念舊情,皇上固然犯下了大錯,但對你們有常識提攜之恩,你們是不會允許別人傷害他的。況且在太子禪位的時候冠軍侯也答應了皇後娘娘,絕不會傷害皇上!”

盧象升神色稍緩,問:“那你到底打算怎麼做?”

李岩壓低聲音說:“不能讓他回北京,大明剛遭到了重創,一團混亂,而且混亂還會繼續發酵,如果讓他回到北京,無疑是火上加油,搞不好又得殺個成河了!所以,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回到北京,最好不要讓人知道他還活著!”

盧象升目光一凝:“你的意思是……”

李岩聲音雖低,但是字字清晰:“弄個他憂病而死的假消息,然後偷偷將他送到一個誰也不認識他的地方去,給他一座莊園,讓皇後和幾位嬪妃,還有幾個兒女陪著他,好吃好喝養著,但不準他與外界接觸……隻能這樣,沒有別的辦法!”

盧象升麵色連變數變,最後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數日之後,崇禎突然患上了怪病,臥床不起,咳血不止,消息傳來,舉國皆驚。朱聿鍵連忙派人護送名醫和皇後,以及幾位殿下前往遼東看望。幾位名醫也全力以赴,用盡了種種法子,然而毫無效果,臥榻十餘日之後,崇禎還是在嬪妃子女的痛哭中閉上了眼睛。臨終之際,他還為北伐失誤導致幾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河山變色而自責,說無顏回京,讓人將他的遺體火化,把骨灰埋在山海關,他要替大明守著這道門戶。根據他的遺願,皇後為他主持了簡單的葬禮,將遺體火葬。

經過這一場浩劫,皇後也已經身心俱疲,心灰意懶,不久之後就帶著幾個子女,還有田妃失蹤了,下落不明。崇禎一朝就這樣提前畫上了句號,雖然有些黯然神傷,但是跟曆史上眾叛親離吊死煤山的淒涼相比,已經好太多了。

崇禎一朝的終結在這段曆史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意味著大明王朝那衰微到了極點的氣運終於在穀底反彈,隆武王朝崛起意味著這頭雄獅終於蘇醒,在一番痛苦的波折後革去了所有積弊,這個古老的角度,這個古老的民族即將爆發出令人膽顫的能量,改寫整個世界的曆史。

當然,這一切都與崇禎無關了,他已經是過去式,他的功與過都即將被歲月的塵埃淹埋,除了曆史學家,沒有人會對這些感興趣。十幾年後,偶爾有人提起說在蒙古某個農莊見過他這一家子,這一家子正在這個仙境一般優美的好地方享受天倫之樂……這等驚人之語大家也隻是當獵奇故事聽聽,沒有人會當真。因為此時的大明早已在一條康莊大道上急歌猛進,大步向前,誰還有閑心管這些鳥事?他是否還活著,又有誰會在意呢?

估計也就那些地位一落千丈的士大夫集團會在意……然而,沒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