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壽呆呆的看著祖大樂,腰杆突然不堪重荷的彎了下去。
祖大樂也呆呆的看著祖大壽,神色複雜,嘴唇微微顫抖。
他們是兄弟,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習武,一起從軍,一起做著一個隻屬於邊關男兒的千古名將英雄夢。縱橫遼東數十年之久的李家鐵騎在清軍的攻擊之下覆沒,關寧軍收拾李家鐵騎的餘燼,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之下崛起,祖大壽逐漸高升,成為關寧軍的四大名將,然後又取代袁崇煥,成為關寧軍的頭號人物。祖大壽步步高升,祖大樂的地位也水漲船高,逐漸成為關寧軍的名將,祖家幾兄弟同氣連枝,將錦州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小王國。
從什麼時候起,兄弟倆便分道揚鑣,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的?旅順之戰之後嗎?
哦,準確一點說是大淩河之戰後,就有這種苗頭了。大淩河之戰,祖大樂、祖大弼與天雄軍、河洛新軍一起並肩作戰,不顧一切與清軍死拚,一顧擊潰了看似不可戰勝的後金八旗勁旅。雖然最終增援大淩河的努力還是失敗了,沒能改變大淩河守軍全軍覆沒的命運,然而它卻深刻地改變了關寧軍。參與這這場血戰的關寧軍似乎在屍山血海之中找回了原本就屬於邊軍的鋒銳的靈魂,他們在這場失敗的血戰中意識到,原來後金八旗勁旅並非不可戰勝,隻要他們敢於血戰到底,隻要他們多把心思用在打仗上,他們完全可以擊敗這個噩夢般的對手!從此祖大樂、祖大弼、祖寬這些將領就走了上一條完全不同的路,遼西將門在大淩河之戰結束之後該喝兵血的繼續喝兵血,該吃空餉的繼續吃空餉,該鑽營的繼續鑽營,而他們對這些完全沒興趣了,一天到晚就是埋頭苦練那些在大淩河之戰中幸存下來的精銳老兵,被遼西將門視為怪物。而他們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旅順一戰,浴火重生的關寧鐵騎大放異彩,第一次在野戰中硬碰硬地擊垮了清軍,讓清軍在複州戰場扔下了數千具屍體!
從那時候起,這幾兄弟就再也回不去了。祖大樂和祖大弼認定了,男兒最大的榮耀應該是驅逐韃虜橫絕塞外,揚威異域,他們追隨天雄軍和河洛新軍,滅流寇,破蒙古諸部,降服鄭氏,克複台灣……用馬刀書寫下了風雲一頁,而祖大壽繼續留在錦州,一邊小心翼翼地維持著與後金那層不能明言的關係一邊繼續吸朝廷的血,要錢,要糧,要官,什麼都要!最後,當命運的浪潮洶湧而來的時候,他們終於走到了對立麵,兵戎相見!
幾年後再見,已是彼此敵對,曾經無限風光的祖大壽成了喪家之犬,而一直被他的光芒所掩蓋的祖大樂卻成了統率一支無敵鐵騎的統帥,正是這支無敵鐵騎,與幾十萬明軍一起埋葬了入關的二十幾萬清軍和關寧軍,埋葬了蒙古諸部,埋葬了十幾萬準噶爾軍團。
命運跟他們開了個可怕的玩笑。
吳三桂望著鐵牆一般的包圍圈,駭然失色,而吳三輔更是渾身發抖,帶著一絲哭腔叫:“二舅……”
祖大樂看了這個小外甥一眼,沒有說話,隻是握著馬槊策馬朝祖大壽走來。
吳三輔崩潰的叫:“二舅,是我們啊!我是你外甥啊!你該不會是想趕盡殺絕吧?”
吳襄喝:“閉嘴!丟人現眼的東西……”平時他對兩個兒子是頗為嚴厲的,別說放聲大喝了,輕輕咳嗽一聲吳三輔都會一哆嗦。然而現在他的聲音卻是那樣的軟弱,一點氣勢都沒有。顯然,這位關寧軍名將也亂了分寸,被這麼多明軍騎兵包圍著,他知道自己已經是插翅難飛,是死是活全看祖大樂能否看在昨日情麵上放他們一條生路了。而祖大樂……會念舊情嗎?看他滿身殺氣的樣子,恐怕很玄!想到那半米多長的槊鋒洞穿胸口,刺穿內髒透體而過時那種冰冷與刺痛,他就渾身的汗毛都倒豎起來了。他還不想死啊,他還有數十萬兩銀子的身家,還有二三十位如花似玉的小妾,他還沒有享受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