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龍戰三千裏 一三四 殘光(1 / 3)

“太陽漸漸落入地平線,暮色蒼茫,兩支渾身血淋淋的軍隊在這越來越黯淡的霞光中舍死亡生地廝殺著,如同兩頭暴怒的野獸。胸甲對撞,長槍對刺,刀斧對劈,雙方都在用竭盡全力攻擊著對手,用糊滿血肉的長矛,用刃口翻卷的刀劍,用皮帶斷裂的頭盔,用磨掉了皮的拳頭,用石塊,用牙齒……流淌一鮮血在平原上彙成一條緩緩流淌的河流,從被兵器撕裂的軀體內噴濺出來的血沫形成一人多高的血霧,兩眼血紅的士兵在這不祥的血霧中咆哮著衝向對手,然後消失在越來越濃的血霧之中。如此殘酷的戰事,恐怕隻有在日爾曼蠻族屠戮十幾萬羅馬軍團的阿勞西奧戰場或者整個歐洲民族聯合起來抗擊阿提拉的沙隆戰場才出現過吧?雙方都死傷慘重,雙方都筋疲力盡,但沒有人稍稍後退,這是一場毀滅性的戰爭,明軍需要一場終極勝利來洗涮被韃靼人攻破都城的奇恥大辱,而韃靼人浴血奮戰的唯一動力就是活下去……是的,對於這些已經被重重包圍的韃靼人而言,勝利的獎品就是活下去,多活一段時間,僅此而已。”

“我很同情那些後腦勺留著難看的辮子的韃靼人,盡管他們同樣勇敢,同樣驍勇善戰,是這個時代數一數二的強軍,並且擁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和一大批身經百戰的將軍。他們一度有占領這片遼闊肥美得令全世界妒忌得發狂的土地的希望,然而現在,最後一線希望已經被像暴風中的燭火一樣熄滅了,他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隻是苟延殘喘、拚死求生而已,包括那位連楊都頗為欽佩的君主。他們找錯了對手,他們不應該一再挑釁這個古老的國度,更不應該挑釁年輕而好戰的河洛新軍!”

十年之後,作為這場戰爭的親曆者,凱瑟琳應歐洲的朋友們的強烈要求,將自己在戰場上的所見所聞寫成一本書,名為《帝國黃昏》,在這部薄薄的著作裏詳盡地描寫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優秀美的文字、詩意的描述,波瀾壯闊的場麵,讓整個歐洲文壇為之震動,創下了發行五十萬冊的神話————就這樣還供不應求。由於她在書裏比較詳細的記載了兩軍的戰術、裝備、謀略以及動員製度等等,這本書甚至被歐洲眾多軍事家當成兵書來研究,並為古老的東方那近乎神奇的戰術、謀略所震驚。

當然,近乎神奇的戰術和謀略在楊夢龍看來,完全是凱瑟琳誇張的想象,就他這橄欖屁股的性子,怎麼可能玩得來這麼複雜的東西?集中占絕對優勢的兵力和裝備平推過去輾死對手就是了,在他眼裏打仗就這麼簡單。戰術?老子的兵力和裝備都占絕對優勢,我跟你講個屁戰術!沒有什麼敵人是一波豬突打不垮的,如果有,就再來一波!

還好,歐洲沒有派記者來采訪他,否則歐洲的軍事家們肯定會失望得捶牆大哭。

不過凱瑟琳有句話說得非常正確:皇太極確實找錯了對手,他不應該招惹河洛新軍的。跟王銳交上手之後他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錯誤,對方雖說沒有正牌河洛新軍那種鋼鐵一般的、堅不可摧的紀律,但是論剽悍凶狠,絲毫不遜於正牌河洛新軍,神經更是粗得可以吊起一艘055級驅逐艦,更見了血就兩眼發紅,嗜血如命,越打越瘋,越打越狂!剛開始的時候清軍還是占點便宜的,但是很快就想甩掉對手都甩不開了。這也是蠻族的一大特色,他們喜歡打硬仗,硬碰硬的摧垮對手,如果遇上實力不弱的對手,這樣打法是很糟糕的,每一仗都會讓他們傷亡慘重,但是他們並不在乎,因為幾仗過後,對手遇上他們就隻剩下一個逃字了。蠻族軍團橫掃安南,所向無敵,像清軍這麼強悍的對手還是頭一回遇上,從王銳到普通士兵,都打出火來了,尤其是看到幾名勇敢的女兵上前線搶救傷兵被流矢射中之後,更是集體發了狂,就算拚得整個軍團全軍覆沒,也要撕了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