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龍戰三千裏 一零三 困獸(1 / 3)

“侵略如火”大概就是此時明軍最好的寫照,當大沽口遇襲的消息傳遞到北京城的時候,整個天津已經落入明軍之手了,那麼堅固的城池,王銳所指揮的蠻族大軍幾乎是一鼓而下,攻勢之淩厲,讓清軍為之膽寒。當然,這種硬碰硬蠻幹的打法也讓蠻族大軍遭受了不小的傷亡,不過這些剽悍的戰士並不在乎,在他們看來,戰死沙場是最好的歸宿,在王銳的指揮下打仗,戰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

大沽口失守和整個天津失守對於皇太極乃至整個清軍來說,都沒有任何區別,從海河平原和曹妃甸衝騰而起的火光向他們昭示著一個可怕的事實:北京已經變成一座孤城了!

京津唐三角區崩了兩角,真正的孤城!

捧著這份帶血的戰報,皇太極抿著嘴唇,一言不發,誰也不知道他心裏在想些什麼,隻是那微微發抖的身體出賣了他。這不是怕,是震驚,是憤怒,更是迷茫。誰又能想到,他們挾全殲崇禎的北伐大軍之餘威南下,席卷北直隸,大有一統天下之勢,卻在短短兩個月之內被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打從楊夢龍率領大軍北上以來,清軍一直在輸,不是輸一場兩場,而是各條戰線都在輸,都在節節敗退,這還是縱橫於白山黑水之間,曾經讓大明帝國戰栗的滿洲鐵騎嗎?難道那些勇猛無敵、以一當十的勇士都死光了,隻剩下一群酒囊飯袋了嗎?

不,不是這樣的!朕相信自己的軍隊,朕相信那些追隨朕席卷了整個北直隸的健兒,他們絕不是懦夫,他們的意誌和勇氣,絕對不會輸給河洛新軍!

到底是什麼把朕和朕的軍隊逼到了這等四麵楚歌、山窮水盡的地步?

是火器嗎?

朕的火器比起河洛新軍來隻多不少!

是火炮嗎?

朕的火炮同樣數量眾多!

是民心嗎?

不,朕施行仁政,不拘一格招攬人才,尊孔尊儒,這些都是沿用千年之久的良策,為朕迅速贏得天下縉紳士子、藩王官吏之心,反倒是崇禎輕率魯莽,重用一幫無才無德的清流噴狗,把國事敗壞得無以複加,說到失民心,崇禎早就把民心給丟光了!

到底是什麼讓朕功敗垂成?

不明白,真的不明白!

皇太極長時間的沉默著,低垂著頭,心裏亂糟糟的,一會兒千百個念頭一齊湧上,如同一團雜草,一會兒又一片空白,什麼都沒有。他心亂如麻,雖說他也是在戰火中長大的,從小到大大仗小仗不知道打了多少場了,什麼情況沒有碰到過?可是如此惡劣的形勢,卻叫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別說他,就算是把努爾哈赤請來,估計也是一籌莫展,他們以前可沒有試過像今天這樣被人逼入絕境的啊!

金鏖殿下,文武百官跪滿一地,見皇太極長時間不說話,甚至連看都不看他們,很多人便開始東張西望,用眼波交流著,眼角嘴角一起抽動,像是在發送著電碼,而眼睛就是接收器……若非親眼所見,你絕對不會相信,原來一個人的表情可以豐富到這種地步!像豪格、濟爾哈朗、薩哈廉這些實心眼的家夥就算了,他們隻會對皇太極惟命是從,就算皇太極命令他們去死,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拔刀割斷自己的脖子。可是以溫體仁、王應熊為代表的漢官集團可沒有半點要與大清同殉的意思,他們投靠大清是為了高官厚碌,不是為了效忠誰的!可是現在,看似不可戰勝的清軍在明軍的猛烈打擊之下節節敗退,接連損兵折將,把京畿一帶的戰略要地丟清光了,北京已經變成一座孤城,隨時有覆滅的危險,這……這可如何是好?難不成還要賣皇太極一次,去舔楊夢龍的靴子?好吧,對於他們來說,節操簡直就是多餘的,掉了就掉了,沒什麼了不起的,隻要能保住性命,隻要能保住高官厚碌,再賣一個皇帝,然後去舔楊夢龍的靴子又如何?可是想到楊夢龍那嫉惡如仇的性子,再想想自己曾經是怎樣暗算楊夢龍,暗算整個大明新軍,大家心裏拔涼拔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