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程的判斷讓皇太極有點毛骨聳然的感覺。如果他的判斷是對的,那麼將意味著他的一切算計都在楊夢龍的算計之內,他千辛萬苦把崇禎趕到旅順那個偏遠的地方,招降關寧軍,攻下北京城,到頭來極有可能是在給河洛新軍做嫁衣!這讓皇太極有點兒受不了,從來都隻有他算計別人的份,什麼時候試過被人從頭算計到尾了!他表麵上不動聲色,藏在袖子裏的拳頭卻已經捏緊,緩緩說:“範愛卿真是朕的陳平、張良啊,若沒有你洞察先機,隻怕朕一切努力為人作了嫁衣猶不自知,最終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那河洛新軍布局極為巧妙,方方麵麵的關鍵他們都抓住了,朕明知道這是他們的陷阱,也隻能硬著頭皮跳進去……依範愛卿之見,朕該如何應對?”
範文程沉聲說:“要破楊夢龍的局其實並不難,拿下北京就行了!”
皇太極一怔:“你不是說大清拿下北京之日,就是河洛新軍揮師北上之時麼,怎麼還要朕拿下北京?”
範文程說:“皇上,攻取北京風險極大,但利益也是極大!北京既是大明的國門,也是大明之國都,拿下了它,大清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能獲得極大的收益!別的不說,光是北京城內無數勳貴家中積攢的錢糧就多達億萬,有了這筆錢,何事不可為?拿下北京之後大清以京津唐為前進基地,背靠山海雄關,側翼有高山大海掩護,進可以泰山壓頂之勢橫掃幽燕,飲馬黃河,退可返回遼東據山海之險而守,縱有百萬雄兵麵對這山海之險也隻能徒呼無奈,此乃遼國與北宋爭雄百年不落下風之根本也!”
皇太極微微點頭。北京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大明國都那麼簡單,它的得失直接決定著華北大平原的歸屬!幽燕之地被譽為“華北脊梁”,丟了幽燕之地,中央王朝就無法挺直脊梁,而北京則是這段脊梁上最為重要的一截,如果它丟了,脊梁骨也就斷了!北宋與遼國鏖戰百餘年,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窘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無法奪回北京————當時叫燕京,無法奪回燕京也就無法把契丹人趕回東北去,華北大平原千裏沃野,到處都是契丹騎兵縱橫馳騁的理想戰場,以步兵為主的宋軍不挨打那才叫見鬼了。如果清軍能拿下北京,近十萬清軍再加上十幾萬關寧軍,騎兵何止數萬,河洛新軍再怎麼強悍,在大平原上麵對如此恐怖的騎兵集團,恐怕也隻能大呼有心殺敵,無力回天吧?
拿下北京,他們就立於不敗之地!
範文程接著說:“再者,北京乃是大明之國都,攻陷北京,就意味著大明滅亡了,大清取代了明廷,這便是名份!有了這一名份,再加上歸順的大明文臣的宣傳,山東、江南士人群起響應,就算楊夢龍真的擁立新君北伐,大勢在我大清,他也占不到什麼便宜!如果皇上再重用一些與他有仇隙的文人,將他坐山觀虎鬥坐視大清滅明的肮髒勾當宣揚出去,嘿嘿,隻怕到時還沒有北伐,他便已經千夫所視,眾叛親離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坐山觀虎鬥的!”
皇太極一擊掌,連聲說:“好!愛卿一席話,讓朕茅塞頓開啊!看樣子,這破局的關鍵,就在北京了!”
範文程說:“皇上聖明!得北京者得天下,楊夢龍自作聰明,將先機拱手天讓,此乃天佑大清也!”
皇太極重重一點頭,說:“看樣子,朕得親自到唐山去看看了……”
一提到唐山,範文程便擰起了眉頭,喃喃說:“唐山,天雄軍!”
皇太極也斂起了笑容,歎惜:“是啊,又是天雄軍!為什麼老是天雄軍?”
“又是天雄軍!”
唐山前線炮聲隆隆,震天動地,千軍萬馬咆哮如雷,利箭幾乎遮住了天空,灼熱的鉛彈在空中穿飛,火箭在空中拖劃出道道細長的光焰,蔚為壯觀。然而現在的吳三桂卻沒有心情去欣賞這史詩一般的畫麵,他盯著糊了大灘大灘血跡的唐山城牆,還有城牆上那麵血色戰旗,麵色陰霾,咬著牙喃喃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