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翼明一搭脈門,歎息:“是晝夜騎馬趕路累的,再加上受了風寒,所以造成內傷,隻怕就算能治好,以後也騎不得烈馬,打不得硬仗了,可惜了這樣的條好漢……軍醫官,快把他抬上馬車好生照料,不許讓他死了!”
軍醫官趕緊過來把人抬上馬車,卸掉他的衣甲,再蓋上厚厚的棉被,然後就是診斷,熬藥,忙得不亦樂乎。
秦翼明打開信,隻看了一行就確定,是楊夢龍寫的,這種大白話文章也隻有他寫得出來。楊夢龍在信裏開門見山的指出,西北形勢危殆,天雄軍已經被分割包圍,整個北直隸能戰之兵均已被抽空,河洛新軍才剛出發,短時間內是指望不上的。眼下敵軍從西北蜂擁而來,陝西、山西危在旦夕,一旦有失,整個中原都將暴露在他們的兵鋒之下,仗也就沒法打了,所以他建議秦翼明不要想著去遼東了,把川軍拉到山西來,先將韃子打回去再說!
這等於是不管皇帝的死活了。這讓秦翼明很為難,這樣做固然是以大局為重,但是萬一天子有什麼三長兩短,一個見死不救的罪明是逃不了的!但是楊夢龍分析得很對,眼下陝西、山西門戶洞開,韃子都快打到邯鄲來了,還想著去遼東,那不是開玩笑嗎?去遼東幹嘛?找死呢?
猶豫半晌,他下達命令:“加快速度,目標,山西陽泉!還有,派兩個人把這封信送到範大人手裏,就說我們將在陽泉一帶跟韃子死戰,希望他能提供糧草!”說到這裏,他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了,怒吼:“那些文官都該死!看你們都幹了些什麼好事!!!”
川軍加快速度,直奔山西。
不久,這封信被送到範景文手裏。看完信後,他沉吟片刻,下令:“所有民兵、新兵全部動員起來,民兵沿白徑、滏口徑布防,新兵隨時待命,準備增援陽泉!”
“各級官吏都給我動起來,建立大營為即將到來的客軍提供住宿,多設灶頭,隨時準備做飯,務必讓客軍及時吃上熱飯,還要吃飽喝足!”
“調集四輪馬車,至少在八百輛以上,往陽泉方向運糧!告訴真定知府,讓他組織民夫,準備幫忙轉運物草、軍械!”
整個大名道緊張的動員起來,大量四輪馬車被征集起來,一個個倉庫被打開,裏麵堆積如山的糧草軍械被搬出來裝車,然後火速運往前線。真定府那邊也是一樣,調集了幾百輛四輪馬車前來接川軍,十個人一車,火速往陽泉方向送。雖說到了太行山還是得靠一雙鐵腳板,但是也能少走很多路了不是?
跟依然是靠傳騎騎馬傳遞消息的河洛新軍不一樣,天雄軍已經建立起了一支信鴿部隊,訓練出了十幾隻可以在全國大多數地區自由穿飛傳遞消息的信鴿。就是靠著這些信鴿,消息很快就送到了千裏之外的李岩手裏。
李岩看完信,又驚又怒,怒的是那些將領、官吏無恥,驚的是楊夢龍居然帶著百來名親兵便一頭紮到了山西!他召集眾將領向他們公布了這一消息,所有將領都變了麵色,尤其是薛思明,大聲說:“侯爺也太不要命了!他身邊就那麼一點人,到了山西能幹什麼?他這是在拿自己的命開玩笑!”
曹駿跳了起來,說:“我帶領本部獵騎兵前去支援他!”
李岩說:“韃子把陝西、山西方向當成了突破口,絕不會僅僅出動那麼一點人的,大軍還在後麵呢,區區幾千獵騎兵派不上什麼用場!祖二將軍,率領你那一千槍騎兵和他一起去!”
祖大樂拱手說:“遵命!”
李岩又望向閻應元:“第三軍團輕裝前進,到了大名道再補充裝備,務必在最短時間內趕到山西,與侯爺會合!”
閻應元不敢怠慢,說:“放心吧,我第三軍團以是湘西山區子弟為主的,個個生來都有一雙鐵腳板,趕得遠路,吃得苦,耐得煩,山西戰場交給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