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謙卑的態度讓崇禎極為滿意,扶起祖大壽,說:“愛卿請起!朕不諳兵書,這沙場征戰,還需要愛卿多多費心啊!”
祖大壽慨然說:“陛下有令,老臣豈敢不從?拚著這把老骨頭不要,也是拿下沈陽,取奴酋洪泰項上人頭,為陛下出一口惡氣,也為死在建奴手裏的遼東漢人和關寧將士報仇!”
關寧軍將士齊聲怒吼,聲如雷震:“報仇!報仇!報仇!”
崇禎大為讚賞,擊掌叫:“好!這才是朕的虎賁!有此決心和士氣,何愁建奴不滅!”
關寧軍高昂的士氣計崇禎非常滿意,下令大軍在錦州一帶暫駐紮下來,稍事休整,然後繼續前進。不休整一下不行,天寒地凍的,這一路過來已經有很多民夫被凍死凍傷,就連軍隊都有不少士卒被凍掉了手指,大軍已經相當疲憊了,再繼續勉強前行的話隻有死路一條。
祖大壽年紀畢竟大了,就算他想參與此次戰役,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他委派祖大成率領一萬精銳充當大軍前鋒,力求搶下此戰的頭功。這使得明軍的兵力突破了十萬大關,如果再算上民夫,三十萬都打不住了。
這確實是一次規模空前的完征。
稍事休整,恢複體力之後,崇禎便急不可耐的召集眾將,製度作戰計劃。
首先發言的是盧象升,他的意見是先不要動,就在錦州這邊駐紮,等天氣轉暖了再發動攻勢,現在進攻沈陽對明軍太不利了。他的意見得到了幾支新軍的支持,但是高起潛卻對此頗為不屑,不無嘲弄的說:“肅毅侯,你的官越當越大,怎麼膽子反而越來越小了?此番北伐,大明調集了三十萬精兵,三倍於建奴,陛下更是不避風寒親臨遼東,眾將士無不深受鼓舞,正宜趁熱打鐵,一舉端了沈陽!如果大軍在此停留,時間久了,士氣必然低落,仗還怎麼打?打仗,拚的就是士氣!”
隨軍的王應熊說:“再者,錦州乃貧瘠之地,維持一兩萬人馬駐紮已經異常吃力了,三十萬大軍人吃馬嚼,都要從關內調運,所消耗的人力物力都是個天文數字,十天半個月還行,如此持續幾個月,大明就算有一座金山都會被吃空吃垮!”
崇禎說:“王愛卿言之有理!”
祖大壽說:“依老臣的意思,此戰最好能速戰速決,洪泰稱帝之後,還有一大堆麻煩的事情沒有處理完,正忙得焦頭爛額,他做夢也不會想到陛下竟然會冒著這如刀寒風親率大軍前來討伐他,我軍果斷出擊,定能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如果在錦州久留,建奴反應過來了,這仗就難打了,搞不好打上一兩年都分不出勝負!”
新軍將領眉頭大皺,都站了起來,齊聲叫:“陛下萬勿貪功冒進,還是謹慎些好!”
以關寧軍為代表的舊軍隊將領呼啦一聲全跳了起來,一跪到地,吼得震天響:“臣等懇請陛下果斷出擊,速戰速決,圓了我遼東漢人光複沈陽的夢,我等縱死,也瞑目了!”
盧象升大急,叫:“皇上————”
崇禎不悅的打斷:“肅毅侯,眾將士士氣正高昂,你就不要給大家撥冷水了!朕決定了,合兵一處,直撲沈陽,搶在建奴反應過來之前砍下洪泰那賊子的狗頭,以告慰神宗、熹宗皇帝在天之靈!”頓了頓,看著盧象升,皺著眉頭說:“既然愛卿對此戰這麼沒信心,就不要參戰了,留在後麵替大軍押運糧秣軍資吧!沒有你,朕一樣能打勝仗!”
盧象升的麵色變得慘白,嘴唇顫抖著,想說什麼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說什麼呢?忠言逆耳,一次次提出反對意見,一次次給崇禎潑冷水的掃興舉動已經讓他失去了崇禎的信任,在崇禎眼裏,他不再是什麼鎮國柱石,而是一個掃興的家夥,幹脆打發他去押運糧草,眼不見心不煩!
新軍將領見盧象升竟落得如此下場,大為不忿,卻也不敢再說什麼。盧象升的地位何等尊崇,崇禎還不是說擼就擼,他們就更不用說了!
崇禎吸取了在薩爾滸之戰中明軍兵力分散,被努爾哈赤逐個擊破的教訓,聽取祖大壽和吳襄的意見,十萬大軍合兵一處,清軍想再故伎重施,各個擊破吃掉明軍,隻會被崩掉大牙。關寧軍充當大軍前鋒,幾支新軍放在中間,戰鬥力很差的班軍和民夫則放在最後,幾十萬人馬頂著風雪開出錦州,沿著官道撲向沈陽,掃蕩各大城鎮。清軍對明軍如此迅猛的攻擊似乎毫無準備,沿途各大城鎮的防禦都極為空虛,明軍一鼓而下,短短幾天之內便七戰七捷,斬首兩千餘級,如此輝煌的勝利讓崇禎極為滿意,深信自己這次賭對了,打了建奴一個措手不及!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異常殘酷。明軍還沒有開出錦州,他們的兵力部署、行軍路線、糧秣存放地點等至關重要的情報便巨細無遺的擺在皇太極案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