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滄海橫流 十九 互相傷害(2 / 3)

縉紳們出奇的憤怒了:你大爺的,我們奈何不了楊夢龍也就忍了,畢竟這個二貨是大明冠軍侯,要槍杆子有槍杆子,要銀子有銀子,難搞得很,可你孫傳庭算哪個廟的蔥了,居然也敢騎到老子頭頂來撒野?絕逼不能忍了!告狀的折子暴雪似的飛往京城,數量之多,把孫傳庭全家火葬都綽綽有餘了,縉紳們在奏折中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哭訴著孫傳庭的不是,按他們的說法,就算是把張湯、杜周這些著名的酷吏通通請來,遇到孫大魔王也得跪!

然後就這樣了,送到京城的折子被扔進了垃圾簍,孫傳庭繼續一言不合就抓人,看不順眼就殺人,不肯交稅不肯將非法侵占的良田還回來的通通給他去死!好友勸他:“做事還是不要做得太絕了,縉紳們在朝中頗有人脈,如果把他們得罪清光了,隻怕你會死無葬身之地啊!”他隻是笑笑,根本就沒有聽進去。其實他很清楚,流寇之亂被平息隻是假象,如果不能將那幫正在拚命地批量製造流寇的王八蛋連根拔起,陝西遲早還是要亂的,而且一亂就是天下大亂!他觀顏察色,看得出盧象升其實早就想動陝西了,隻是一直騰不出手來,好吧,你沒空,我有空,幫你把這些髒活幹了!縉紳們怎麼看他他根本就不在乎,因為他知道,一旦崇禎怪罪下來,盧象升會替他頂住的,再說崇禎不爽陝西那幫吸血鬼也很久了,這種既能出名又不必冒太大風險的事情不幹是傻子!

這下倒好,河南山東有楊夢龍,山西有李重時,陝西有孫傳庭,這三位給大明的縉紳們獻上了一曲《吉祥三寶》……當然,是充滿驚悚意味的。文臣集體憤怒了,紛紛上奏崇禎要求將這三位拿下追責,眾多言官禦使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叫:“皇上,國朝曆來隻有厚待士子縉紳,此乃大明立國之本,如今那三個奸佞借賑災之名對士子縉紳橫加欺壓,肆意勒索打殺,這是要破壞大明的國本啊!若不盡快將他們拿下,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大明國將不國啊!”

崇禎一臉不爽:“隻是讓那些縉紳把以前拖欠的稅銀交上來就國將不國了?大明江山有這麼不堪一擊麼?”

“縉紳當然不會在意這些許小數,但是這些奸佞以追收稅銀為借口肆意攤派勒索,導致無數縉紳家破人亡,可謂罪大惡極!”

“朕怎麼聽說是那些縉紳死活不肯交稅才被抓起來的?”

“不肯交稅的縉紳自然是有的,但是責備幾句就是了,把他們抓起來就太過份了!大明又不差那點錢,為這區區小數便逼得他們家破人亡,未免小題大作!”

……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些文臣的邏輯就是:大明曆來厚待士子縉紳,他們侵奪良田、逃稅什麼的,都不算什麼大事,那稅他們肯交就交,那田他們肯還就還,不肯交不肯還的話也就算了,為了這點田地稅銀把他們抓起來甚至殺頭,實在太過份啦,絕對不能忍啊!不光是朝中官員鬧,各省的讀書人也跳起來鬧,其中鬧得最凶的就是江南的士子,江南可是逃稅的天堂啊,這可是一個一年交上去的鹽稅茶稅加起來不到二百兩銀子的神奇地方!雖說楊夢龍等人根本就管不到他們頭上來,但是並不妨礙這些江南的讀書人跳起來,吟詩作賦,撰寫文章,對楊夢龍等人的行為橫加批判,詞鋒之犀利,咒罵之惡毒,顛倒是非本領之高強,無不讓人大開眼界。其中楊夢龍承受了絕大部份的火力,不斷有士子跑到南陽和武漢來罵,那些能把他罵得斷子絕孫的惡毒文章也雪片一樣飛過來,一天不收到一兩百篇他都不好意思出去跟人打招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