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我車既攻,我馬亦同 一四七 長談1(2 / 3)

崇禎沉默……還真沒有。苗人、瑤人、俚人、僰人、侗人等少數民族大多聚居在窮山惡水,荒山野嶺,祖祖輩輩千辛萬苦才開辟出一小塊田地,就算把他們趕走,又能得到多少田地?

楊夢龍說:“眼下就有兩塊沃土,一是河套大平原,二是東北大平原。河套平原自不必說,宜農宜牧,把它打下來不僅可以大量種植水稻、小麥、棉花,還能大量養殖牛羊戰馬,可謂攸關國運;而東北大平原沃野千裏,前些日子一些索倫族的青年來投,獻上一把泥土,黑黝黝的,泛著油光,真的能捏出油來,在那裏插根筷子都能長芽!如今大明已經有能力奪回河套平原和東北,但是奪回來的土地是要人力去開發的,沒有人,再多的土地又有什麼用?”

崇禎問:“你的意思是,留下那些蠻族,把他們遷到河套平原或者遼東去?”

楊夢龍說:“不一定要把他們遷出去,把漢族百姓遷過去也是一樣的。漢族百姓遷走後,留下的土地總得有人耕作,否則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或者讓他們遷到安南去,把紅河平原和湄公河三角洲打下來,對大明也有莫大的好處。”

崇禎問:“對大明有什麼好處?”

楊夢龍說:“這兩塊平原都非常肥沃,這些農耕能手稍稍伺弄一下就能獲得豐收了,再賣他們一些肥料,他們便會擁有大量餘糧。這些餘糧往哪裏賣?自然是賣到大明來,如此一來,大明糧價回落,百姓也能吃上飽飯了,不是很好麼?”

崇禎點了點頭:“言之有理。朕已下旨,蠻族外遷的話官兵不準阻攔,算是仁至義盡了,就看他們有沒有這個本事能打下安南了。”用手指敲了敲桌麵,說:“對了,去年湖廣的稅款和穀物都是走海運到京城來的,滿朝文武都十分不滿啊。”

楊夢龍翻了個白眼:“為何不滿?”

崇禎說:“漕運乃百萬漕工衣食所係,湖廣又是稅銀大戶,關係重大,如果湖廣的稅銀舍棄漕運,不知道將有多少漕工失業,這樣做是會出大亂子的!”

楊夢龍哼了一聲:“繼續走漕運就不會出大亂子?京杭大運河河道淤塞,通航困難,百萬漕工的衣食都要從稅銀中出,消耗何其驚人,再加上漕運官員層層貪墨,假公濟私,一千石糧食走運河運往京城,最後不知道能不能有兩百石進國庫!不僅效率低下,消耗驚人,還浪費了百萬青壯勞力,這樣的漕運,要它何用?而走海運就不同了,一艘大海船一次能運載萬石糧食,從廣州出發,抵達天津不過十餘日,二三十名水手就能搞定,效率高出何止百倍!”

崇禎苦笑:“朕何嚐不知道海運更省錢省力?隻是這百萬漕工一旦沒了活路,勢必天下大亂!”

楊夢龍說:“活路是靠自己闖出來的,不是別人給的!他們如果真的想要活路,大可去當兵,去工廠打工,或者舉家遷到河套平原去屯墾,何苦留在運河兩岸苦渡時光?”有些冷酷的說:“皇上,從此以後湖廣的糧餉都是走海運了,如果可以的話,臣還想請皇上廢除漕運,鼓勵海運!”

崇禎大吃一驚:“你瘋了!?那百萬漕工……”

楊夢龍說:“正因為那百萬漕工才要廢除漕運!打下的疆土終究是要有人去開發的,有家產的人誰肯離開故土到河套,到東北去?而漕運一旦取消,這百萬漕工就沒了去處,到時候再出台一些政策鼓勵他們到河套,到東北去,豈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