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我車既攻,我馬亦同 一零零 九州戰紀5(2 / 2)

葛瓦依爾和袁宗第對視一眼,狠狠的點頭。袁宗第是農民出身,中國農民對土地的渴望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而中國的耕地質量又比較苦逼,如果有一塊土地可以讓他們一年種上三季稻子,而且每一季都能獲得豐收,他們肯定該樂瘋了。至於索倫部,他們依舊停留在刀耕火種的原始狀態,對土地沒啥概念,但是對肥美的獵場卻是極為向往的,如果自己能當地主讓善於耕種的人替他們耕種,為他們提供稻穀、小麥、蔬果、菜油等農產品,自己則一天到晚打獵消遣,嘖嘖……那日子,做夢都笑醒啊!這兩位分頭向士兵們傳達了楊夢龍的話,很快,明軍陣地傳出雷鳴般的歡呼聲,不管是勞改營還是虎兵營,都捶胸頓足,急不可耐,隻盼著日軍趕緊過來好狠狠的廝殺一場,砍下足夠的頭顱贖回自由之身,然後追隨楊夢龍去開疆辟土!據荷蘭士兵說,那幫家夥眼睛都是綠的,活像一群餓極了的狼,十分嚇人!

明軍已經迫不及待的盼著日軍趕緊過來好收人頭了,但是他們還得等一等,因為日軍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

需要處理的事情就是決定指揮權的歸屬。四萬大軍,分屬七八位大名,派係眾多,彼此之間又有著一地二天仇,三江四海恨,矛盾成堆,隻是現在迫於明軍的壓力,暫時聯合起來了而已,但是誰也不肯讓老冤家死對頭壓自己一頭,這指揮權,誰都想要。隻要不是白癡都知道,此戰若能取勝,那價值可比以前那些村長級別或者縣長級別,頂多省長級別的“合戰”高太多了,作為指揮官,必將壓倒織田信長、豐臣臭猴這一幫牛人,被永遠載入日本的史冊,這樣的機會誰不想要?島津怒誌表示戰場就在我的地盤,這總指揮一職我當仁不讓!毛利元輝則說你還是省省吧,地盤都讓人家打爛了還好意思要指揮權?讓我來!熊本藩的細川行二興衝衝的說讓我來,以我細川家的熊本軍為主力,保證將所有明軍砍成肉醬!福岡藩表示你們都一邊玩蛋去……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服誰,有得吵了。

————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樞調度指揮,由幾個矛盾重重的勢力聯合起來的團體在決策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以爭吵為主,做事為輔的,盡管大家都知道此時必須一致對外。

大家對指揮權展開激烈的角逐,爭吵聲終日不絕,甚至亮出了家夥。而此時,來自各大名派來的部隊還在源源不斷的到達,看到這情景,不禁目瞪口呆。好在士兵們的覺悟還算高,薩摩藩的士兵第一個受不了了,他們的稻田還泡在海水裏,一家老小被團團圍困在鹿兒島城中生死未卜,你們這幫大人物居然還有心情整天吵架!?他們提出了強烈抗議,要求停止無謂的爭吵,先把明軍打敗了再說!長州藩的士兵看到鹿兒島被明軍蹂躪的慘狀,也是兔死狐悲,生怕這種事情也落到他們身上,紛紛要求家主別吵了,大家齊心協力,將明軍推下大海喂魚!看到士兵們的不滿越來越強烈,大名們感覺不妙,熊本藩和福岡藩第一個退出了權力的爭奪,接著又有幾個小藩退出,隻剩下薩摩藩和長州藩還在針鋒相對,誰也不肯撒手。還記得嗎?薩摩藩和長州藩的矛盾不是一般的深,死活不願意讓對方壓自己一頭,所以還有得吵。如果島津家和毛利家的先人泉下有知,看到不肖子孫大敵當前仍然因為他們積累下來的恩怨針鋒相對相互拆台,肯定要失聲痛哭。

最後福岡藩一位腦瓜頗為靈活的家臣出了個還算不錯的主意:“要不你們輪流掌握指揮權,每人指揮一天好了!”

島津怒誌和毛利元輝對視一眼,勉為其難的同意。島津家和毛利家實力都差不多,誰也壓不倒誰,想爭出個高下來並不容易,等到他們分出勝負,鹿兒島城中的島津家子民骨頭都可以敲鼓啦!算了,還是輪流指揮,一人指揮一天好了,既解決了指揮權的爭議,又沒有丟麵子,多好!

最後又經過一番爭吵,最終決定由島津怒誌首先行使指揮權力。島津怒誌迫不及待的擊鼓聚眾,下令大軍留下兩千人守衛大隅,大軍主力四萬三千人飽餐一頓之後拔營,浩浩蕩蕩地殺向鹿兒島城。鹿兒島城中數萬百姓的生死讓他揪心,那可是島津家的根,萬一城破,後果不堪設想。接到命令,早已受夠了上頭沒完沒了的扯皮的日軍歡聲雷動,各自收拾兵甲,亮出旗幟,分八路殺向鹿兒島城,他們鬥誌高昂,渴望著在博多灣再次重現全殲元寇的奇跡,青史留名。

隻是,這一次,“神風”還會庇護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