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我車既攻,我馬亦同 四十一 結盟4(1 / 2)

鹽池不是池,而是邊牆之外三十餘裏的一個小湖泊————光聽這名你就知道那湖水肯定鹹得要命,每到旱季,湖水大量蒸發,大家馬上就會看到厚厚的一層鹽了。不過這鹽富含鹵族元素,苦得沒法入口的,誰要是渴瘋了跑到那裏去灌上一肚子,百分之百會口吐白沫。蒙古人很討厭這種鹹水湖,因為它們不能為牛羊和牧民提供必須的飲水。這鹽池在天雄軍眼裏就是寶了,他們隻是送了幾件玻璃製品便把鹽池給換了過來,在那裏築了一座小城,建起鹽廠,晝夜抽取湖水煮鹽。鹵族元素過多什麼的對於那些跟鹽打了一輩子交道的鹽工來說根本就不是個事,隻是把煮鹽的鍋改成尖底鍋,再在煮鹽的時候加點豆漿調一調味,雪白的、口感相當好的鹽就出來了,這種鹽一經推出,馬上便供不應求,在邊關幾乎被當成貨幣來使用,為天雄軍帶來了巨額的財富,也為邊關蒙漢兩族百姓帶來了福音。邊關太偏僻了,鹽價高得嚇人,那貴得離譜的鹽價有一大半都是算在運輸成本上,天雄軍就地取材,成本低廉得很,賣得也便宜,百姓自然喜歡。

不過,現在的鹽池已經變成了戰場,數千鄂爾多斯部騎兵滾滾而來,人喊馬嘶,而負責保衛鹽池的六百多名士兵也毫不示弱,依托一道沙袋壘成的牆列陣,架起了線膛燧發槍,胸牆後麵一個二十多米高的土坡上,兩門85毫米榴彈炮被推了出來。三百多名鹽工也拿起燧發槍參戰,麵對蒙古鐵騎,居然麵不改色。對於他們而言,所謂的蒙古鐵騎,不過是他們勾勾手指就能擊倒的蠢貨而已,沒有人會怕自己一根小指頭就能幹掉的笨蛋吧?當然,天雄軍也沒有忘記鹿砦和鐵絲網,都用上了,這些東西將會對鄂爾多斯部的騎兵形成巨大的障礙,讓他們在這道簡陋的防線前把血流幹。

“這座城雖然小,但是很堅固啊!”

鄂爾多斯部的薩力布騎著戰馬,對著千米開外那座站城眉頭大皺。這座小城還是比較傳統的,用十斤重一塊的紅磚和水泥砌了兩堵夾牆,中間夯土,厚度大概是一米半左右,高不過四米半,算不上是銅牆鐵壁,但是對於缺乏火炮和大型攻城器械的蒙古騎兵而言,已經相當要命了。

一幫部落頭人都麵有苦色,該死的天雄軍,把城池修得那麼堅固幹嘛?把邊牆修得那麼堅固幹嘛?搞得他們都沒有辦法愉快的搶劫了!不過還好,這是一座孤城,離邊牆太遠了,他們完全可以輕鬆的將這座孤城給包圍起來,圍點打援,將來援的明軍逐一殲滅,等城裏的明軍士兵都餓軟了再攻城,到那時,再堅固的城池都不管用了。想到拿下鹽池的好處,各位頭人都激動得眼睛發亮,鹽就是錢啊,有了鹽,他們可以換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包括糧食!哼哼,那些蠢貨都是盯著漢人的莊稼,總想著如何衝進去搶上一票,從來就沒有想過占了鹽池再用鹽池出產的鹽跟漢人交換,真是蠢到家了!

轟!

想得正開心,明軍防線突然傳來一聲轟鳴,土坡上騰起一大團煙焰,一發85毫米榴彈炮炮彈被高速發射出去,帶著令人心悸的嗚嗚呼嘯在空中劃過一道高拋物線,對著鄂爾多斯部大軍一頭紮了下來!隻聽到轟降一聲巨響,跟萬裏晴空中打了個巨雷似的,連地皮都抖了一下,那比螞蟻還密的大軍中間騰起一團橘紅的火球,當即就有兩名騎兵連人帶馬被拋起老高,尖銳的彈片和炙熱的鋼珠以爆速四麵飛濺,登時裂肢亂拋,慘叫聲驚天動地的響起,以彈著點為中心,稀哩哇啦的倒下了二十多人,一個個非死即殘,血肉模糊的,慘不忍睹。蒙古大軍的戰馬讓這恐怖的爆炸轟鳴給嚇了一大跳,驚嘶起來,還好,這些蒙古騎兵大多跟明軍打過,也挨過炮轟,對於挨炮彈頗有心得,很快就控製住了戰馬,沒有造成太大的混亂。但馬上,明軍又一炮轟了過來,這一炮打得更準,正正打在一位頭人身邊,轟隆一聲,這位頭人連同他身邊十幾名士兵都給轟成了碎片,手腳腸肚漫天飛舞,很多蒙古兵看得麵色慘白,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趴在馬背上哇一聲吐了出來。

薩力布駭然:“明軍的大炮竟然能打這麼遠!?”

當然能打這麼遠,85毫米榴彈炮的射程足有五公裏呢,一公裏,正是最佳射程!

轟轟————

兩門榴彈炮同時開火,在蒙古騎兵中間炸起兩團火球,數以百計的彈片和鋼珠輕而易舉的在大軍中間掃出一片空白地帶來,殺傷半徑之內死傷一地。這年頭開花彈還是個新鮮事物,極少應用,因此士兵們防炮經驗約等於零,那些踞坐在馬背上的騎兵成了最好的靶子,那些彈片和鋼珠隻要沒有打進地裏,都有機會嚐嚐肉味,不少騎兵離彈著點明明有七八十米遠,還是讓彈片或鋼珠打中,從馬背上滾落,失聲慘叫。這兩門榴彈炮不緊不慢的開炮,炮彈不斷轟出去,每一炮都是死傷一大片————誰讓蒙古騎兵烏泱泱一大片,閉著眼睛都打得中?挨了十幾發炮彈,蒙古騎兵已經是人喊馬嘶,亂作一團了。隻是十幾發炮彈就給他們造成了三四百人的傷亡,而此時他們離明軍的防線還有整整一公裏之遙,這種被對方壓著打的感覺令人發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