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原漸漸從幹旱寒冷的輪番折騰中恢複過來,楊樹和柳樹重新變得枝繁葉茂,蔚然成蔭,農田裏的麥苗也漸漸茁壯起來,京北、壩上、張北、沽源等草原早已碧草如絲,空中草原上山花一直搖曳到天邊,牛羊駿馬在花海中穿梭覓食,燕趙大地生機勃發。應該說,今年開了個好頭,去年雪下得大,為貧瘠的土地帶來了難得的養分,流寇被剿滅,剿餉、練餉宣告取消,農民的負擔頓時就輕了很多,也能打起精神來料理自家的田地了。
左良玉無暇欣賞美景,隻顧著帶領千餘騎兵一路疾馳,風塵仆仆的南下。這位仁兄在明末曆史裏也算是一號風雲人物,弓馬嫻熟,能左右開弓,百步穿揚,打起仗來相當勇猛,最重要的是眉清目秀,並因此得到侯恂的賞識,被一步步的提拔,最後成了昌平軍總兵,鎮守昌平重鎮,手握重兵,頗受朝廷重用。按照原來的曆史,在去年他就要南下,在河南與流寇激戰,並且在剿滅流寇的戰爭是崛起,最終成為手握十幾萬大軍的風雲人物,左右著明末億萬人的命運,但是現在曆史已經改變了,由於楊夢龍和盧象升的崛起,流寇直到滅亡也沒能踏入中原一步,昌平軍沒有施展拳腳的地方,再加上楊夢龍和盧象升在旅順與後金打得驚天動地,誰也不敢保證後金被打急眼了會不會再次破口而入,給大明來個圍魏救趙,昌平軍更是被牢牢釘死在昌平城,哪裏都不許去,所以直到流寇被楊夢龍和盧象升剿滅,左良玉都沒有得到出頭的機會。
去年的耀威獻捷大典,左良玉也參加了,除了眼紅還是眼紅。旅順一戰下來,大明多了兩個侯爵,對盧象升他是一百個服氣的,人家文武全才,拿起筆能將大名道治理得蒸蒸日上,拿起刀能砍得建奴人頭滾滾,即便是以悍勇聞達到皇太極殿前的白甲兵也罕有一合之將,不服不行啊!但是看到楊夢龍那個小屁孩也被封侯,而且是冠軍侯,左良玉就不服氣了,在他看來楊夢龍隻是走了狗屎運,練出了一支還算說得過去的軍隊,然後又在旅順之戰中押對了寶,在文武百官一意放棄旅順之際拚死要求力戰,給皇上留下了一個好印象,最後還是靠著盧象升、秦良玉、吳勝、祖大弼、祖大樂這一幹宿將才打贏的,有什麼了不起的?如果自己也有此等際遇,成就必遠超楊夢龍!不過,眼下他的機會來了,湖廣實行新政的消息傳開之後,朝野內外群情洶湧,罵聲一片,楊夢龍幾乎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在這種背景下,左良玉受命摔領昌平軍南下,協助楊夢龍平叛,其中意味就再明顯不過了。
是的,他就是要去給楊夢龍搗亂,把那個什麼鳥毛新政給毀掉的!
接到命令的時候左良玉多少有點猶豫,畢竟楊夢龍那家夥打起仗來不要命,真把他給惹毛了可不是鬧著玩的。但是他最終還是被迫向文臣集團的壓力屈服了,畢竟他不像楊夢龍,有那個勇氣跟統治了大明兩百年的文臣集團對著幹,而且文臣集團開出的報酬也很豐厚,隻要他能夠把新政給毀了,公侯隻是等閑事耳,容不得他不動心!再說,湖廣可是一片寶地,尤其是江漢平原,簡直就是魚米之鄉,比起苦寒的昌平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他看著也眼饞啊,如果能將江漢平原搶過來,沒準左家能享幾百年富貴……
“父帥,汝寧到了!”
左夢庚打斷了左良玉的沉思。這個青年麵色蒼白,體型消瘦,一逼被酒色掏空了身體的樣子,為人尖酸刻薄,簡直就是傲到骨子裏了。他用馬鞭往西麵一指,笑著說:“到了汝寧,離南陽也不遠了。”
大將王允成嘿嘿直笑,說:“大帥,聽說南陽富得流油,美女如雲,兄弟們趕了這麼久的路也辛苦了,到南陽去樂一樂不過份吧?”
副將吳學禮讚同:“就是!人人都說南陽鹽鐵甲天下,民夫也能頓頓大魚大魚,兄弟們馬不停蹄的趕了這麼長時間的路,也應該打打牙祭了!”
左良玉自然明白這幫家夥的心思,說白了就是管不住褲襠裏的玩意兒,蠢蠢欲動了。他麾下那幾個大將,王允成、馬進忠、吳學禮、馬士秀、盧光祖等等,都不是什麼好東西,要麼貪財,要麼好事,要麼嗜殺,當然,他自己更不是什麼好東西,既貪財又好色還嗜殺,上梁不正下梁歪嘛。在天子腳下他們還不敢太放肆,現在跑到了河南,離京師千裏之遠,失去了約束,頓時就放肆起來了,這一路過來強搶民女、劫掠鄉裏、殺良冒功之類的破事時有發生。聽說南陽很富,他們頓時就按捺不住了,反正此行就是要給楊夢龍搗亂的,先跑到南陽去鬧一鬧有何不可?楊夢龍還敢對他們大動幹戈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