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氣合風雲 第十章 拍馬屁不如投錢(1 / 2)

一堂長達兩個小時的化學課可謂妙趣橫生,不管是小孩子還是大人都聽得津津有味,大呼長見識了。不過這種課程主要還是以培養興趣為主,麵向那些對化學感興趣的外國傳教士和中國煉丹士甚至江湖騙子,那些學生還小,他們的知識積累還沒有達到能理解如此深奧的知識的地步。盡管如此,這神奇的化學還是讓他們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相信以後他們中間肯定會出幾個化學家的。

上完了化學課,就輪到物理課了。這同樣也是一門還比較小眾的課程,因為中國古代對物理一直沒有一套完整的研究體係嘛,絕大多數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物理是神馬東東。聽課的人很多,而且都是以成年人為主,隻是負責上課的羅本神父用盡了一切辦法,還是沒有辦法向他們解釋清楚什麼是動能,什麼是勢能,什麼是慣性。沒辦法,即便是歐洲,近代物理學都才剛剛萌芽,想一下子搞清楚這麼複雜的問題太難了。但他還是拿出了一些非常精妙的小道具來向大家展示物理的神奇與偉大,比如說用一根杠杆輕鬆的撬起一塊很重的東西,這個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投石機應用的就是這種原理嘛,經過他的解釋大家終於弄懂了什麼叫杠杆作用;然後他又拿出一個汽轉球,點火加熱盆裏的水,水沸騰後產生大量高溫蒸汽,那個小球飛快的轉動起來,讓大家嘖嘖稱奇,知道了什麼是動力。

“動力無處不在,它可以是風,也可以是水,甚至可以是蒸汽。各位也看到了,在蒸汽的驅動之下,這個小球轉得飛快……大家不妨將蒸汽想象成你們最為熟悉的水,將這個汽轉球想象成你們最熟悉的水車:如果我們把這個盆子放大一百倍,把汽轉球也放大一百倍,汽轉球是不是也能在蒸汽的驅動下轉得飛快呢?它轉動的時候是不是也能像水車一樣帶動各種機械,代替人力為我們製造出各種精密異常的物品呢?”神父異常激動的捏著拳頭,目光落在楊夢龍身上,“我認為,這是值得嚐試的!”

楊夢龍問:“你們想進行這方麵的實驗?”

一大幫家夥異口同聲的叫了起來:“對,我們想進行這方麵的實驗!”

楊夢龍說:“回頭製訂一個可行的、詳細的計劃給我,我給你們劃撥實驗經費。”

禮堂裏頓時響起一片熱烈的歡呼聲,那些家夥絲毫不顧課堂紀律,互相擊掌慶祝、擁抱,甚至把書本拋向天空,原本紀律還不錯的課堂頓時雞飛狗跳,讓方學智看得目瞪口呆……在私塾上課時敢這麼幹,先生非打斷戒尺不可!

南陽技術學校似乎還沒有傳染到私塾老師的壞習慣,學校裏的學術氛圍非常濃厚而且活潑,小孩子很珍惜學習機會就不必說了,大人也一樣,在走廊,在操場,在飯堂,在長廊裏,到處都有人在激烈的爭論,甚至為一個小小的問題爭得麵紅耳赤,頗有點百家爭鳴的樣子,這是任何一所學校都不具備的,哪怕是國子監大學也一樣。他們不光光是爭論那麼簡單,如果誰也說服不了誰,他們就會動手做神驗,用事實來證明到底是對的,誰是錯的。小型實驗他們自己掏腰包,如果是大型實驗,就要向學校申請經費了,而學校總是能把經費撥下來,楊夢龍可不希望花了這麼多錢,到頭來培養出了一群隻會動嘴不會動手的書呆子!像這種試圖用高溫蒸氣作為動力,研究蒸氣機的實驗,楊夢龍是很感興趣的,嗯,相信南陽的商人也會很感興趣。

公開課終於結束了,不管聽懂沒聽懂的人都大呼過癮,走出了大禮堂。楊夢龍拉著安寧最後一個走出去,剛想問安寧想吃點什麼,兩位氣度不凡的書生便擋在了他的前麵,齊齊向他拱手為禮:“參見大人!”

楊夢龍眯起眼睛:“你們是?”心裏嘀咕著:不會是來搗亂的吧?

白衣文士說:“在下姓方,名以智,字密之,這位是在下的好朋友,姓陳名子龍,字臥子,與在下結伴同行來到南陽遊玩,有幸聽到大人講課,受益匪淺!”

楊夢龍那一向迷糊的腦袋轉了好幾圈,也沒想起這兩位有什麼來頭……對了,陳子龍是吧,也算是一號人物,頗有才華,是堅定的抗清誌士,還跟明末名妓柳如是有過一段情緣……對對對,就是這個讓他記住了陳子龍這個人,感謝CCAV,感謝廣電總局!但方以智是誰他實在記不起來了。

其實,方以智可比陳子龍要牛得多,赫赫有名的明末四公子啊,不僅文采飛揚,在曆史、地理、哲學、物理、醫學等領域也有著很深的造詣,堪稱全才,不像其他三位,除了詩詞歌賦什麼都不會了。同時他還是明末四公子中最有骨氣的一位,侯方域、陳貞慧、冒襄這三位在明朝亡了之後最多隻能寫點文章發發牢騷,名聲最響亮的侯方域甚至參加了清朝的科舉,而他一生都在秘密從事抗清活動,直到晚年被捕,最後死在了江西萬安惶恐灘。楊夢龍雖然不認識他們是誰,卻也看出這兩位很有來頭,絕不同於那些有事沒事就跑到學校門口狂吠的腐儒酸丁。他對安寧說:“哥哥有事,你先去找朋友玩吧。”安寧乖巧的應了一聲,蹦蹦跳跳的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