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完贓,楊夢龍、雷時聲、吳勝等人又跑到了軍械庫,開始挑選自己的戰利品。
軍械庫裏各種精良的軍械堆積如山,火槍槍膛擦得鋥亮,火炮炮身光滑如鏡,一隻蒼蠅落下去都會摔個筋鬥。孫元化在編練新軍方麵是下了大力氣的,在他就任登萊巡撫後,從遼軍中揀選精銳,編練了一營精兵,並且大量聘請西洋技師,引進西洋技術大量製造槍炮。他所編練的那一營精銳有戰兵兩千人,輔兵兩千人,戰兵人手一支製作精良的火槍,一把仿製的日本武士刀,還配備大小火炮八十餘門,既能遠距離對射,又能近身肉搏。輔兵同樣訓練嚴格,隨時可以當戰兵用。此外,他還給這一營精銳配備了大量戰車,平時可以用來運輸物資,臨敵時可以利用戰車迅速構築工事,以火槍火炮大量射殺敵軍,如果敵軍突破了火力網衝進車營,則棄槍拔刀迎戰。這些戰兵在西洋軍官的訓練下還掌握了比較先進的瞄準和射擊技術,此軍若成,戰鬥力定然不弱。可惜孫元化隻是個技術官僚,對軍事一竅不通,隻知道給部隊精良的裝備,卻不知道一支軍隊的紀律跟武器裝備一樣重要,甚至比裝備更重要,他沒有花力氣去整頓軍紀,想當然的認為自己給了遼兵那麼精良的裝備,他們定會對朝廷感恩戴德,唯命是從,結果編練出來的新軍強則強,軍紀卻差得厲害,最後,在吳橋,這場偉大的軍事改革被一隻雞給斷送了……
楊夢龍拍了拍一門紅夷大炮的炮身,說:“好東西!我要弄兩門回去研究研究!”
吳勝和雷時聲舉雙腳讚成……你弄了兩門回去,這裏還有十幾門呢,搬吧,喜歡哪兩門你隨便搬吧!
在另一個庫房裏,十幾台機床靜靜的躺在那裏,原本鋒利的刀頭上蒙上了薄薄一層塵埃。叛軍畢竟隻是一群蝗蟲,他們根本就不懂得建設,指望他們能夠意識到技術的重要,機床的作用,還不如指望母豬會上樹。他們攻下登州城之後縱兵屠城,大肆搶掠,對比金銀珠寶珍貴一萬倍的機床卻不屑一顧,隨意扔在這裏吃灰塵。不過這已經是最美妙的結局了,總比砸了它們煉鐵強吧?
不用說,這十幾台機床全部歸楊夢龍所有了。
薛思明興衝衝的跑過來,叫:“大人,我們發現了幾支很古怪的火銃!”
楊夢龍問:“什麼火銃?拿來看看。”
薛思明拿出一支一米多長的火槍遞給他。
楊夢龍接過來,反複的看,除了槍身和槍托裝飾有黃銅和象牙片之外,也沒啥特別的嘛!沒準是哪個破落的葡萄牙貴族的獵槍,嗯,沒準!
薛思明說:“線!槍膛裏有線條!”
楊夢龍麵色一變:“膛線!?”倒過槍口來看,果然隱隱約約的看到了一些膛線,他幹脆把手指塞進去,分明觸摸到了一道道金屬刻畫出來的線條,一道道的,呈螺旋形。他要過另一支,好家夥,裏麵同樣有膛線!他的心跳得厲害,膛線啊,這玩意的出現絕對是劃時代的,有了它,子彈的射程和精確度將成倍的提高,火器統治地球的時候真正到來了!當然,這隻是前裝線膛槍,裝填速度非常慢,比滑膛槍還慢,缺乏實戰意義,再加上膛線加工極為困難,因此得等到兩百年後才被大量應用,徹底取代了滑膛槍,不過……那是因為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不知道怎麼改良,可他知道啊!線膛槍如果采用前裝,射速肯定比滑膛槍要慢得多的,但是如果采用後裝……一支線膛步槍的火力能頂三支滑膛槍!哼哼,如果能弄出後裝線膛槍,什麼建奴,什麼流寇,什麼英夷法夷西夷,通通給我見鬼去吧!不把你們打出屎來算你們拉得幹淨!
他大手一揮:“這兩支槍我要了!”
雷時聲要過其中一支研究了半天,咕噥:“誰那麼無聊在槍管裏亂刻亂劃?還能裝彈麼?”把它丟還給楊夢龍,擺明是缺乏興趣。他並沒有意識到那細細的膛線將意識著什麼。這也正常,每一項新技術都要經過漫長的時光才能被大眾接受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楊夢龍那樣開外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