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河洛風雷 第四章 朝天子4(2 / 2)

安定門外早已是人山人海,衣衫襤褸的貧民百姓,儒冠折扇的士子,穿金戴銀的顯貴商賈,都站在安定門兩側,翹首以待。安定門城樓上,衣朱紫懸金印的高官貴胄濟濟一堂,談笑風生,仿佛整個北京城的人都到這裏了似的。北京城內九門外七門皇城四門,合計二十座城門中,安定門就作天子檢閱凱旋之師,誇功耀威之用的,隻是自明朝中葉以來,文臣獨大,武將倍受打壓,獻捷耀威這等盛事再也沒有發生過了。如今大明江河日下,外憂內患,就連京畿重地也被洗劫過,人心惶惶,聽說明軍在遼西取得了一場大勝,天子要檢閱得勝之師,大家自然激動,扶老攜幼的過來看熱鬧了。當然,也不是白來的,崇禎撥了一筆錢下去,說是給過來捧場的人的福利,具體下去就是一人一個饅頭,衝著這個饅頭,衝著明軍自遼事以來取得的空前大勝,大家說什麼也要來捧場啦。

老百姓興奮,大官們卻有點不耐煩。一手負責籌備這場大典的熊明遇和侯恂更老大的不耐煩。熊明遇就不用說了,身為兵部尚書,對大淩河的戰事不聞不問,匆匆跑到錦州,跟楊夢龍吵了一架就回來告狀,完全不知道三十裏外近十萬大軍正殺得血肉橫飛,更不知道明軍居然在絕不可能的情況下以傷亡過半的代價給予建奴前所未有的慘重殺傷,僅斬首便多達兩千餘級,繳獲戰馬兩千多匹,自遼事以來,明軍在關外的戰績,從來未曾如此輝煌。這樣一份大功,他身為兵部尚書,沒有分到一份也經是很無能了,居然還因此惹了一身麻煩,實在讓人笑掉了大牙,在朝中的聲威地位幾乎一跌到底。就連他的門生也暗暗抱怨他看風色的眼力實在太差了,跟著他混都不知道能不能有個出頭之日。大軍凱旋,在安定門耀威獻捷,對北京城百姓來說可能是一件盛事,但是對他來說,卻是極大的難堪,要不是崇禎讓他將功補過,他鬼才願意沒日沒夜的為這幫害自己丟了大臉的丘八張羅呢。至於侯恂,這位是戶部尚書,管著帝國的錢包,對他來說,將本來就有限的小錢錢浪費在一幫土丘八身上,簡直是日了狗了。這位正氣凜然的東林君子對軍人的興趣僅限於那種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可攻可受的小兵————比如說左良玉左小受。左小受原本是一個小兵,認識了侯恂之後被一路提拔,短短數年便一躍成為一鎮總兵,這樣的躥升速度著實讓人瞠目結舌,果然睡過的就是不一樣。至於那些牛高馬大、殺氣騰騰的大兵,他看著就倒胃口,現在居然要陪他們在這裏喝西北風,心情自然好不到哪裏去。他低聲對熊明遇說:“這大典,還是趕緊結束了罷……勞民傷財,毫無裨益,除了讓那幫軍頭得意一回之外什麼用都沒有!”

熊明遇心有戚戚焉:“可不是麼!那幫軍頭隻是僥幸取得了一場慘勝而已,聖上便要誇功耀威了,實在是有些欠妥!”

侯恂說:“是有些欠妥了!早早完事,早早打發他們回家吧,多在京城留一天,戶部就要多糜耗一大筆錢糧!”

正說著,轟轟轟!禮炮突然打響,山呼萬歲中,意氣風發的天子在一眾朝臣的陪同下快步走上安定門,周延儒、溫體仁、徐光啟、孫承宗這內閣四巨頭悉數登場,亦步亦趨,著實讓所有人知道了什麼叫氣場。城門上下的軍民頓時跪滿一地,山呼萬歲。崇禎好心情的讓他們平身,然後坐下,笑著問:“時辰到了吧?”

欽天監看了看沙漏,拖長聲音叫:“吉時到,大典開始!”

城門上的禮炮又轟轟轟的打了幾炮,王承恩走到城堞前,展開聖旨,抑揚頓挫的念了起來。千萬人寂靜無聲,安定門內外,隻有他那尖利高亢的聲音在回蕩:

“……奴酋努爾哈赤狼子野心,身受皇恩不思圖報,反而起兵叛亂。大明不慎為其所乘,痛失遼東,遼東百萬漢民,幾被殺掠一空,屠戮之慘,駭人聽聞。其子洪泰更是野心勃勃,喪心病狂,於己巳破口而入,橫行京畿,屠戮無算,氣焰囂張,蔑以加矣!幸而我大明萬眾一心,眾誌成城,關外將士浴血奮戰,一戰寧遠,二戰寧錦,屢挫建奴兵鋒。今更是在大淩河大敗建奴,斬首二千四百,斬甲喇額真三,牛錄額真十一,射傷鑲紅旗旗主嶽托,重創奴酋洪泰,繳獲之豐,殺敵之多,聞所未聞,破口之恥,今已稍稍洗雪,此誠不世奇功也!朕受命於天,蒙上天垂憐,取得大勝,不勝歡悅,今於安定門檢閱凱旋之師……”

值得一提的是,這道聖旨並非王承恩一個人在念,這年頭可沒有什麼擴音設備,就他一個人,就算他吼到破音也沒幾個人聽得見。每隔一段距離就有數名太監在豎起耳朵聽著,王承恩每念一句,他們便一字不改的大聲複述,一層層的傳遞下去,頗有點唱詩班的味道。說白了,這道聖旨的意思就是大淩河之戰,明軍雖然丟城失地,死了好幾萬人,但是同樣殺傷建奴數千之眾,僅斬首便多達兩千四百級,更重創奴酋皇太極,嚴格的算起來,還是明軍贏了,所以要在這裏檢閱部隊,接受大軍獻捷。楊夢龍苦笑,死了幾萬人,該守衛的地方也丟了,這都還能算贏?明朝對勝利的評判標準啊,真叫人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