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河洛風雷 第一章 朝天子1(2 / 3)

崇禎還沒有反應過來:“哪個孫大人?”

王承恩說:“是遼東經略孫大人,孫閣老!”

崇禎恍然大悟:“樞輔回來了?快請,快請!”本來他對孫承宗意見挺大人,但是孫承宗這老頭還算有本事,指揮大軍給予建奴重大殺傷,戰果輝煌,他的怨氣也就小了,自然熱情了許多。

孫承宗風塵仆仆的走進來,恭敬的行禮:“老臣孫承宗,參見皇上!”

崇禎連忙上前將他扶起,說:“樞輔不必多禮!來人,賜座!”

王承恩搬來椅子,讓孫承宗坐下,又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薑湯讓孫承宗喝。孫承宗這一路頂風冒雪的趕回來,著實冷得夠嗆,手腳都有點哆嗦了,接過薑湯一口喝下,總算有了點暖意。

等他喝完了,崇禎才問:“樞輔大人為何回來得如此匆忙?”

孫承宗拱手為禮,說:“老臣承蒙先帝信任,以遼事相托,十幾年來殫精竭慮,如履薄冰,不敢稍有鬆懈。聖上更是不嫌棄老臣年老體衰,許以重任,此等信任,老臣便是粉身碎骨,也難報萬一。老臣竟盡全力想讓遼事有所改觀,奈何天不遂人願,此番大淩河戰事我軍損兵折將,傷亡極其慘重,兵挫地削,老臣難辭其咎……”

崇禎打斷:“樞輔大人不要再說了。您的才幹朕從不曾懷疑,這次之所以會吃這麼大的虧,一來是因為建奴喪心病狂,竟將舉國之兵調集到小小的大淩河城,打了我軍一個措手不及,二則是因為各軍頭懦弱,不敢死戰,才讓建奴占了便宜!後來天雄軍、舞陽衛兩支新銳之師到達錦州,不就打得很好麼?可惜朕聽信了熊明遇那幫庸才的鬼話,沒有讓關門川軍出關馳援,痛失扭轉敗局的良機,這都是朕的過錯,跟樞輔大人無關,樞輔大人不必自責。”

孫承宗說:“皇上此言,愧煞老臣了!此戰損兵折將,四萬薊鎮、關門精銳在長山全軍覆沒,何可綱死在了大淩河城外,老臣極為倚重的將領祖大壽更是降了建奴,老臣可謂顏麵盡失,無顏再為官了,還請皇上賜還骸骨,讓老臣回家養老!”

崇禎哪裏肯依。現在他最缺的就是能辦事、願意辦事的人,孫承宗恰好就是其中一個,你跑了我可怎麼辦!他很聰明的轉移了話題,問起大淩河之戰的詳細經過。孫承宗打起精神,將大淩河城被圍、明軍三次增援、張春兵敗長山、舞陽天雄兩支飛軍血戰大淩河的經過一一道來,條理清晰,細節生動而豐滿,這個老頭那非凡的記憶力確實令人驚歎。崇禎聽完,噓唏不已:“張春可惜了……其實他隻要再等幾天,就能跟天雄軍會合,他那四萬部下,還有他自己都不用死了……”

孫承宗說:“由此也可見奴酋之狠毒狡猾,我軍的一舉一動,盡在他的意料之中,由始至終都被他牽著鼻子走,要不是天雄、舞陽兩部飛軍的戰鬥力超乎他的想象,隻怕第五次增援大淩河城的兩萬將士早已變成河邊枯骨了!皇上,請千萬要警惕這個人,他比努爾哈赤還要危險十倍!”

崇禎苦笑:“這一點,朕在前年就領教過了。”

孫承宗說:“張春雖然有喪師之過,卻也盡到了本份,請皇上看在他一腔孤忠的份上,莫要怪罪他!”

崇禎說:“朕不僅不會怪罪他,還要將他風光大葬,極盡哀榮!”

孫承宗總算放下了一塊心頭大石。他頂風冒雪的趕回北京,很大程度就是為了張春,他不忍心看到這個老友死了之後還要背上罵名。看來崇禎對於忠於他的臣子還是比較寬容的,並沒有怪罪張春之意,他也就放心了。

放心之餘,他再次向崇禎舉薦了盧象升和楊夢龍。這點崇禎也有計較,他打定主意要重用盧象升,至於具體怎麼用,還沒想好,反正不會讓他閑著。楊夢龍嘛……讓他有點頭疼,按孫承宗的說法,這個家夥能力是有的,不管是屯田還是練兵,都是一等一的強,而且身先士卒,極得軍心,就是年紀還太小,性格桀驁,吃軟不吃硬,脾氣一上來,連兵部尚書都敢捅,如果不磨掉他這種性格,貿然給予高官厚祿,隻會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