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浴血大淩河 五十七 濃霧青光(2 / 2)

吳襄很不喜歡這種鬼天氣,這種鬼天氣對善於偷襲的後金來說實在太有利了————其實同樣有利於關寧軍發動偷襲,但是這位總兵大人的腦子裏似乎壓根就沒有“主動出擊”這四個字,當然不會想到這一點。他派遣副將劉澤清過來詢問宋偉:“霧太大了,大軍調動困難,是先在這裏駐紮,還是先回錦州,等霧散了再出援?”

宋偉回答:“現在霧這麼大,什麼都看不清楚,若此時輕動,恐為建奴所乘,不如靜待霧散再作打算!”

吳襄得到回複後,不吱聲了。明軍和後金都按兵不動,大家在濃霧裏比賽著鬥雞眼。

跟宋偉和吳襄對峙的是正藍旗和鑲紅旗,大霧同樣讓後金難以視物,莽古爾泰和阿濟格都不敢輕舉妄動。皇太極生怕莽古爾泰還像以前那樣不管不顧的帶人一頭紮過去,平白折損精銳,派使者過來傳達命令:“不得輕舉妄動!”

莽古爾泰不耐煩的說:“知道了!”揮揮手讓使者滾蛋,轉身對眾將領說:“都聽好了,沒有本貝勒的命令,擅自出戰者,雖勝亦斬!”

眾將轟然應:“喳!”

莽古爾泰灌了一碗烈酒,望著那白茫茫的大霧,喃喃說:“爹他鳥,這霧還真是見鬼了,說不散就不散!要是半天都不散,我豈不是要在這裏幹瞪眼,陪那些明狗當半天傻子?”

德格類說:“哥,據細作傳來的情報,此次領兵的是吳襄和宋偉,兩個都不是易與之輩,手下更是有六千精騎,很是紮手,我們還是謹慎些好。既然汗王讓我們不可輕出,我們便安心等大霧散去就是了,不求有功,但球無過!”

莽古爾泰撇了撇嘴,說:“關寧軍那幫慫包野戰根本就不是我們大金健兒的對手!要不是這場大霧擋著,我帶幾百精巴牙喇兵直衝過去,一頓飯的功夫就能將他們打崩!”

德格類隻能苦笑,攤上這麼個腦細織裏肌肉比腦子還多的大哥,他也夠命苦的。正要再勸,一位牛錄額真見了鬼似的叫嚷起來:“快看,那是什麼!?”

眾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數裏之外一道青光在白霧中直入天空,明軍的營帳隱約可見。眾將領狂叫:“是明狗!是明狗!”

莽古爾泰蹦了起來,狂喜的大叫:“是明軍大營!看到明軍大營了,真是天助我也!”一把將大碗擲在地上摔得粉碎,高聲下令:“正藍旗的勇士隨我來,殺明狗一個片甲不留!”

正藍旗各牛錄的將士們放聲歡呼,飛快的躍上馬背,莽古爾泰仍是一馬當先,長槍斜舉,無數正藍旗的士兵像一支巨大的弩箭,朝著青光所在之處呼嘯而去。

在青光騰起的那一刻,明軍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之中。這年頭的人迷信得很,往往會將一些自然現象視為神跡,一顆劃過天際的流星,一場日食或者月食,一場不符合節氣的風雪,都會對軍心造成巨大的影響,甚至可能會導致一場潰敗。比如說高加米拉戰役前夕發生月食,波斯人視為凶兆,營中哀聲一片,而馬其頓人視為吉兆,歡聲雷動,次日大戰,馬其頓大軍銳不可擋,將高加米拉變成了波斯大軍的集體公墓。明軍同樣不能免俗,四野盡是大霧,唯獨自己大營這邊有青光,任誰在高度緊張的時候看到如此反常的現象都會慌亂的。明軍望著那道要命的青光,神情驚恐,如果楊夢龍在這裏,肯定會向他們解釋:這隻是陽光在霧氣中折射發出來的光,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楊夢龍不在,就算楊夢龍在也沒用,明軍還會問他為什麼這光不在建奴那邊,偏偏在我們這邊?難道是老天爺在偏幫那幫野豬皮不成?宋偉傾聽著濃霧中傳來的急促的馬蹄聲,看著被青光照得一清二楚的大營,神情苦澀,仰天長歎:“濃濃大霧,唯獨我軍大營上空有青光,難道是天意!?”

悶雷般的馬蹄聲淹沒了宋總兵的長歎,濃霧中,四麵八方影影綽綽,人喊馬嘶,羽箭如風朝明軍射來,中箭者的慘叫和未中箭者驚駭欲絕的狂呼聲,還有受驚戰馬的狂嘶如海嘯一般淹沒了一切……

明軍第二次同樣以失敗告終,而且敗得比第一次還要慘,六千精騎,僅二千餘人逃出生天,餘者不是當場斬殺,就是成了俘虜。

其實這次明軍敗得冤,很冤!本來他們跟正藍旗誰也看不見誰的,繼續對峙下去,等到大霧散了再擺開陣勢開打,不見得會敗得這麼慘;即便是在大霧中遭到正藍旗的猛攻,他們也並非沒有一點機會,因為此時大霧已經開始消散了,隻要再堅持一會兒,大霧一散,他們不見得毫無還手之力。然而,就在宋偉調兵遣將要跟莽古爾泰血戰的時候,吳襄卻撇下友軍溜之大吉,直接導致大軍全線崩潰,大勢如此,就算把吳起請來,也打不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