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浴血大淩河 十九 真能折騰(2 / 3)

說到底,他還是在為自己的鋼筋水泥生意作打算!

程駿苦笑著點了點頭,同意將這個工程項目包給舞陽衛……用鋼筋水泥建造的房子非但堅固、寬敞、明亮,還能防火,隻要裏麵的人別腦子進水,往房子裏推放太多的柴草煤炭就沒事,這樣的房子確實很適合他。

於是,又一個大工程上馬了。

現在的舞陽縣已經變成了螞蟻窩一般的大工地。楊夢龍以其發泄不完的精力沒完沒了的折騰著,首先是以舞陽鐵礦為中心,建造了兩座每日產鐵二十噸的高爐,然後以這座在當時稱得上是巨無霸的煉鐵廠為中心,建造一係列鋼鐵加工廠,專門生產各種生鐵、熟鐵製品,加工廠裏打鐵聲終日不絕,十分熱鬧。接著,他又讓張桐將縣城附近一塊種不活莊稼的荒地劃給他,三四十家工廠,專門生產玻璃、牙粉、香皂、帆布、鞋襪、被服等各種日用品。不用說,這些產品絕對是供不應求的。隨後,這位仁兄又在舞陽千戶所附近建起了好幾個大型食品加工廠。土豆澱粉加工廠是主力中的主力,每年至少要加工上百萬石土豆呢,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隻會越來越多。舞陽衛的農場種的紅薯也獲得了豐收,這玩意還算好吃,隻是不能吃太多,吃得多了胃可受不了,而且放久了會變質,被蟲駐,機靈的小楊將軍為了物盡其用,建起了紅薯加工廠,將大夥手裏吃不完的紅薯收過來,一部份發酵成良好的馬料,還有一部份加工成飴糖……飴糖是個好東西,曆史悠久,古人常說的“甘之如飴”中的那個“飴”,指的就是飴糖。飴糖對生產技術要求並不高,將穀物、薯類的澱粉發酵、液化、糖化、過濾、濃縮就成了,原材料很容易獲得。日本甚至用大米作原料生產飴糖……後來覺得用價格不菲的大米製糖成本太高了,換成了土豆。楊夢龍沒有日本那麼闊氣,能用大米作原料,他用的原料是紅薯和土豆,產量高,價格便宜,相當的劃算。

大量工廠、作坊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南陽市麵上,來自舞陽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那晶瑩剔透的玻璃杯、玻璃窗一經上市,馬上就成了富豪們趨之若鶩的奢侈,價格一路飛漲,還有價無市;用質量過硬的鐵打造的各種刀具、農具成農民的最愛,同樣供不應求。至於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的帆布,更是糧商們青睞的商品,在新糧上市的時節,他們會爭相搶購帆布,用它蓋住糧食,避免在運輸途中被淋濕。同樣,帆布還是軍用物資,舞陽衛同樣大量購買,要用它做帳蓬呢,外出打仗,沒有帳蓬是萬萬不行的。用紅薯和土豆釀的酒、製造的飴糖,也紛紛出現在市麵上,飴糖是小孩子大姑娘的最愛,而香氣撲鼻、辛辣剛烈的烈酒則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杯中必不可少之物,這兩樣東西也隨著咕轆轆轉動的車輪,流向周邊各州府,流向千家萬戶的餐桌。

————這幾個工業區尚在建造中,還得再過幾個月才能全麵完工,投產,但是,其強大的拉力已經初步顯現出來了:建工廠、修路都必須使用大量的鋼鐵、水泥、石灰、磚頭、沙子,必須大量工人,三下五落二,幾乎將南陽富餘的勞動力吸納一空了。那些生產石灰、磚頭的窖主晝夜兩班倒,還是忙不過來,就連跑到河裏挖河沙的農夫也跟著賺了不少錢!不難想象這些工業區全麵投產之後,將會對舞陽的經濟造成何等巨大的影響,光是為那麼多工廠的工人提供蔬菜糧食什麼的,就夠大夥賺得盆滿缽滿了!

看到辦工廠這麼賺錢,不少人也動心了,嚐試著辦了個榨油廠、紡織廠什麼的,結果大多數都賺了錢。這麼多工廠,自然需要大量的工人,剛開始的時候是從各地跑過來的流民跑到工廠裏打工,接著是破產的農民跑到城裏務工,到最後,連還有幾畝薄田的農民也賣掉了自己那點可憐巴巴的資產,揣著一點微薄的資金跑到城裏做點小生意————這麼多工廠,需要的原料何其驚人,中間環節可以提供的致富機會多了去了,實在不行,在工廠外麵開個小吃店,一個月也有幾兩銀子收入啊,不比在那點瘦田上苦苦掙紮強多了嗎?這一情況讓很多腐儒痛心疾首,捶胸頓足:“人人都以經商逐利為榮了,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固啊!”他們還隻是喊喊,地主鄉紳們則要哭了,廉價的勞動力都跑去打工啦,他們想招長工越來越難了!該死的楊夢龍,成心跟他們作對的!為此他們沒少跑到府衙去告楊夢龍,但是方逸之一臉無奈的告訴他們:那些工廠作坊是合法經營,從不短商稅,我們管不著他們啊!氣得這幫老爺直翻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