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砌牆,一直是用泥漿,泥漿的好處是便宜,壞處則是不牢固,雨一淋就軟了。因此,高檔的宅子一般會把糯米磨成漿,拌上蛋清,這是很好的粘合材料,比泥漿強多了,修築城牆的時候一般都會用它,可是這也太貴了,一般人家是萬萬承擔不起的。為了把學堂修好,程駿下血本了,不計成本,隻求盡快將學堂建起來。
楊夢龍嘿嘿一笑,說:“用糯米漿也太奢侈了,還是用水泥吧。”
程駿不知所雲:“水泥?”
楊夢龍說:“這可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燒出來的,也不知道效果怎麼樣,正好拿來試試。”一揚手,馬上有十幾輛大車被拉了過來,從車上卸下一個個特大號木桶,木桶裏滿當當的裝著一種灰色的粉末,極細,見都沒見過。這還不算,這貨還用牛車拖來一根根兩指粗的鋼筋和大量用比小指略小一點的鐵條扭成的框框,然後指揮工人將這些長達兩丈的鋼筋四根一組的架起來,每隔一尺遠套上一個鐵框框,分別用鐵絲擰緊。在這些工人跟這些鐵條鋼筋過不去的時候,其他人也沒閑著,在楊夢龍的指揮下狂釘木板,在生生在地基上弄出兩堵與地麵齊平的木牆,木牆的間隙剛好能夠放下鋼筋做成的承重架。
“打地基地時候必須用上承重架,不然的話地基很容易變形,然後房子就塌了……這裏麵可是有一千人甚至幾千人呢,出了事誰吃罪得起?”麵對臉越來越黑的程駿,楊夢龍振振有詞。
鋪好承重架之後,又是楊夢龍指揮大家將水泥、細沙、石灰、鵝卵石等按比例混合起來製成水泥漿,倒進木牆內,最後還用木棍夯實,不留任何空隙。幾天之後,水泥幹涸了,堅如磐石,工匠們試著用鐵錘使勁錘擊,手都被震痛了,硬是沒有辦法在上麵敲出一絲裂痕來,不禁大感驚奇。
隨後砌牆自然是用水泥漿了,這水泥漿幹涸得很快,而一旦幹涸,整堵牆就像岩石一樣堅不可摧。有了這樣的好東西,工程進度自然大大的加快了。
牆砌好了,該封頂了,然而就在這時,楊夢龍又冒了出來,大喝一聲“且慢”,再次理直氣壯的拖來了大量鋼筋……他才不要用瓦鋪屋頂呢,隨便下場冰雹都打碎無數,還很容易被雪壓塌。在他的指揮下,工人們繼續將牆加高,一直加高到四米多,而且是水平的,然後架設橫木,再用木板鋪得平平整整,最後將紮成空心方塊狀的鋼架鋪上去,再用水泥漿澆築。
“這樣弄出來的層頂非常堅固,下再大的雪也不怕了。”楊夢龍如此解釋。
一層樓算是完工了,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幢用上鋼筋水泥的房子吧?程駿暗暗鬆了一口氣,還好,總算搞定了,預算已經遠遠超支啦!
可在楊夢龍眼裏,事情才完成了一半。在他的攛掇下,工程再次開始,紅磚水泥牆竹筍似的往上竄,竄到四米高了,老樣子,鋪上鋼筋,用水泥漿澆築,封頂。然後楊夢龍對程駿說應該再蓋一層,兩層太難看了,二啊,不吉利。好吧,你是老大,聽你的,無非就是多消耗一些磚頭水泥和鋼筋,多出一點工錢罷了,這點錢,我出得起……
在楊夢龍一再幹涉之下,這幢大樓蓋了整整五層高。要不是古代實在做不出電梯之類的東東,蓋得太高上下有點困難,沒準蓋得性起的楊夢龍會一口氣蓋上十幾層。
最後考慮到這幢大樓的樣子似乎太超前了,整個就一個豆腐塊,難看,楊夢龍又很有創意的在天台上蓋了三座涼亭……後現代與古典的結合,太完美了!
樓房蓋好了,自然要粉刷。本來這是最簡單的工序,弄點黃泥漿糊一糊就行了,但是……但是的但是,還記得嗎?楊夢龍的標準可是很高的!在他的堅持下,程駿黑著臉繼續購買水泥,用水泥漿配上石灰進行粉涮。還沒完,當楊夢龍提出要在外牆貼上瓷磚的時候,他幾乎要殺人了!最後,考慮到程駿的預算已經嚴重超支了,楊夢龍選擇了讓步,選用最便宜的藍色瓷磚貼上去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