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在古代是戰略資源。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現代人已經很難體會到鹽的珍貴了,估計也不會有人知道,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兩塊錢一包的鹽粉放到古代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這奇白如雪、沒有一絲異味的苦澀感的鹽,在古代隻有王公大臣才有資格享用。平民百姓就對不起了,隻能用那種在海邊曬出來的海鹽.這種鹽製作簡單,將海水引入鹽田曬幹,剩下的就是鹽了,很便宜,隻是這種鹽沙子石頭之類的雜物相當多,吃起來還有澀味,味道真不怎麼樣(現在農村製作醃菜的時候都還在用這種鹽,隻不過沒有沙子了而已。)。可就算是這種鹽,黑心的鹽商也不讓他們好好吃,太平年代還好,到了亂世,那簡直就是一天一個價,有時候甚至是有價無市了,而且裏麵還摻了大量沙子,在吃之前必須先篩一次,不然就連沙子一起吃下去了。楊夢龍已經受夠了那種糟糕透頂的鹽了,他要自己開采鹽礦,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讓自己吃上最好的鹽!
聽聽,多麼遠大的理想啊!
隻是想實現這個遠大的理想,可一點也不容易。舞陽鹽礦的埋藏深度普遍在一千米以上,這個深度相當的嚇人。古代鹽工也不是沒有辦法打到這麼深,隻是想打這麼深的鹽井,需要非常精湛的技術,還有大量時間和資金。在康熙年間,四川自貢就打出了一口深達一千零一米的鹽井,那是中國第一口深度超過一千米的深井,不難想象,在沒有任何大型機械的古代,想打出這麼深的鹽井是多麼困難的事情————這口鹽井可是一代代不斷深挖,一直挖到清朝才挖到這麼深的,想在幾年之內打出上千米深的井,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楊夢龍就不信這個邪,一口氣打十口鹽井,齊頭並進,非把鹽礦挖出來不可!
他想挖,鹽工們也就隻能挖了,反正出錢的是他,怕什麼?每天一大早,吃了早飯後,鹽工們就開始幹活,喊著號子在地球身上打洞,越打越深,沒多久,挖出來的泥土便堆積如山了。楊夢龍每天都跑到工地去看他們幹活,頗為好奇的樣子,不過看了幾天他就煩了,很少再去了。
好在,還有別的東西供他看的,比如說,他折騰了整整一年的高爐。
沒錯,那座他折騰了整整一年的煉鋼高爐已經竣工了。
“他娘的,真不容易啊!”
楊夢龍看著這座有點慘不忍睹的高爐,大發感歎。
程驥嘴角微微扯動,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樣子。他也覺得不容易,這位大少爺親自設計的煉鋼高爐建了幾次又拆了幾次,中間還坍塌了一次,最後還是他幫忙請了幾位專業建築師接手整個工程,才算是搞定了。看著那根通天巨塔般的大煙囪,他也有點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感慨……
楊夢龍也知道自己幹得有多糟糕,搓著手掌嘿嘿一笑,說:“那個……雖然過程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嘛!你看這高爐,多大啊,一爐就能出上萬斤好鐵,用不了幾爐,整個南陽府的老百姓就能用上鐵製刀具和農具了,而我們的錢包也跟著鼓起來了!”
程驥不說話,他身邊那位高瘦高瘦,負責整個高爐建造的建築師一臉驚奇的叫:“這玩意真的能煉鐵?”
楊夢龍讓這老頭嗆了個半死,一個白眼翻過去,險些沒能翻回來,像是屁股被紮了一針的猴子一樣蹦起來衝這個死老頭怒吼:“這玩意真的能煉鐵?它不能煉鐵,我砸這麼多鐵建它幹嘛!我請你們過來建它幹嘛!我閑得蛋疼了還是肺疼了!?”
老頭子被噴了一臉的口水,也不爭辯,隻是捋著胡子看著高爐,那顆腦袋一會兒往左歪一會兒往右歪,也不知道在看什麼。
楊夢龍吼了一通,還不解氣,決定用事實說話,衝正在往高爐裏裝填礦石和焦炭的工人吼:“你們搞定了沒有?”
工頭應:“好了,馬上就好了!”把最後幾擔礦砂倒進去,然後關上爐門,密封,算是裝填好了。
楊夢龍大手一揮,叫:“點火!讓他們看看我的高爐能不能煉鐵!”
工人們被折騰了整整一年,估計也是憋了一肚子火了,馬上應了一聲,點燃了早已裝填好的焦炭。鼓風機一鼓一癟,將強勁的氣流吹入灶膛,沒多久,火勢便旺了起來,一道煙柱直衝雲宵,還帶著紅赫赫的火星,十裏之內清晰可見。那個沒句好話的死老頭總算勉為其難的微微點了點頭,自言自語:“火燒得這麼旺,沒準真的能將裏麵的礦砂燒化,煉出好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