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夢龍愕然:“我?”
李林說:“當然!要不是大人發明了練鋼的絕好法子,練出了這麼好的鋼材,我們這些打鐵的再好的手藝也沒用!”
一位留著一臉濃密的絡腮胡子鐵匠揮舞著鐵錘錘打著刀胚,大聲讚歎:“可不是麼?我老許也打了大半輩子鐵了,就沒有見過這麼好的鋼材,我都恨不得抱著一塊鋼睡覺了!”
楊夢龍扯了扯嘴角,有那麼誇張麼?不過想到這年頭整個國家一年的鋼材總產量才區區幾萬噸,而且質量也坑得一逼,跟錳鋼、高碳鋼沒法比,他也就能理解為什麼這位老兄會恨不得抱著鋼材睡覺了。他說:“這算什麼了?等到高爐建好了,我再讓你們見識一下什麼叫規模經營!到時候我們一爐就能煉出幾十噸……呃,也就是幾萬斤鋼來,多到讓你們看到了就頭皮發麻!”
許鐵匠哈哈大笑:“真有那麼一天的話,我老許就不回河北了,留在這裏打鐵,打一輩子鐵!”嘴裏說著,手可沒停,在他的錘打之下,陌刀那凶猛淩厲的線條漸漸清晰起來。
楊夢龍把彎刀放回原處,問李林:“對了,弩這方麵做得怎麼樣了?”
李林不安的搖了搖頭:“回大人的話,還是沒有進展。你是知道的,弩這種武器已經很少派上用場了,我們都不會做,隻能一點點的慢慢摸索,到現在都還沒有摸清頭緒。”
楊夢龍皺起眉頭:“這麼難嗎?”
李林說:“難度非常大。有一位學過製弩的良工看過圖紙之後斷言,這種弩不是我們造得出來的,我們依葫蘆畫瓢造出來的弩射程能達到二百七十步就該謝天謝地了!”
楊夢龍擺擺手,說:“如果射程三百四十步難度太高了,就先降低一下標準,按射程二百四十步進行設計吧,等造出來之後再繼續改進,把射程提高到二百七十步。”心裏默算一下,一步是一點五米,二百七十步,四百多米,這個射程也是相當逆天了,比火繩槍的射程還遠,足夠了。
李林鬆了一口大氣,說:“如果按二百七十步來做,我們倒是勉強能造出來。”
楊夢龍說:“別著急,慢慢來,用心做就行了,急也急不來……對了,製弩所需要的材料能找齊嗎?”
李林說:“不管是造弓還是造弩,材料無非都是那幾樣:山桑木或者柘木、牛筋、魚膠、油膝、牛角等等,不過弩比弓複雜得多,所需要的金屬部件更多罷了。我們有最好的鋼材,也有技藝精湛的鐵匠,那些部件都能打造出來,山桑木或者柘木也能找到,難的是牛筋、牛角這類東西,很少有人殺牛,因此這類物資很難找!”
楊夢龍也大為頭痛,牛可是耕田必不可少的好夥伴,沒有牛,農業生產肯定要來個大倒退的,因此牛成了農民的命根子,殺牛取牛筋和牛角製弩?你想得美,私自殺牛可是要坐牢的!牛這麼少,他上哪裏找足夠的牛角和牛筋?
“用豬或者羊之類的牲畜的筋行不行?”他試探著問。
李林遲疑了一下,說:“用豬或者羊的筋也行,不過這些牲畜的筋比牛筋要細很多……”
楊夢龍說:“細就細吧,把兩根絞合在一起總該能頂一根牛筋了,實在不行,就用鋼絲代替,總之我是沒有辦法給你們變出那麼多牛筋的,自己想辦法吧……對了,火槍的研製有什麼進展嗎?”
李林朝一邊作了個請的手勢:“火銃我們並不陌生,隻要鐵料充足,不難造出威力巨大的銃來……看,工匠正在鑽銃管。”
可不是,幾十名工匠正使出吃奶的力氣用鑽頭鑽著一根根圓柱形實心鋼管,看他們那咬牙切齒的模樣,楊夢龍都覺得有點吃力。幾名工匠則在處理幾根鑽好的槍管,把內壁磨光滑,準備裝到槍身上。看著工匠們那副吃力的模樣,楊夢龍忽然覺得,也許他計劃大量裝備掣電銃是個錯誤,照他們這樣鑽法,得鑽到猴年馬月才能鑽好一支槍管啊,兩三百支掣電銃,沒有一兩年時間他們是造不出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