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歇斯底裏的少年天子,孫承宗心裏暗暗發出一聲歎息。敵人都打到京城來了,空有二十萬大軍,卻無人敢出戰,不管是哪個皇帝都會抓狂的。袁崇煥讓崇禎失望,何嚐不也讓他失望,他對袁崇煥的失望甚於崇禎,因為袁崇煥是他半個學生,他把自己的韜略傾囊相授,希望袁崇煥能夠成為大明的架海金梁,將後金死死的擋在關外;他看出了袁崇煥在軍事方麵的才華,也看出袁崇煥那剛愎自用的性子肯定會出大事,卻沒想到事情會這麼大,幾乎連天都塌了!袁崇煥這個學生讓他失望了,幸好,一個他早就不記得性甚名誰了的門生為他找到了一個足以取代袁崇煥的將才,他準備將這個將才推薦給崇禎,至於這個人會走到哪一步……他六十多歲了,恐怕看不到了,但願他不要重蹈袁崇煥的覆轍吧。
作為天啟的老師,現在崇禎唯一還能倚重的元老,孫承宗地位超然,再加上這段時間為了穩定局勢殫精竭慮,都瘦了一圈,崇禎自然不好讓他和那群百無一用的大臣那樣跪在那裏挨訓,特賜了一張椅子讓這位老人坐著休息,而他那一腔怒火都是奔文武百官去的,不包括這位老先生。崇禎憤怒歸憤怒,至少還分得清好歹,知道這個老人是如何拚盡全力苦撐危局,衝誰吼都不敢衝他凶。正因為如此,孫承宗才能安安穩穩的坐在那裏閉目養神,波瀾不驚。直到崇禎罵累了,停來來微微喘氣,孫承宗才睜開眼睛,站起來行禮,朗聲說:“皇上,老臣有本啟奏。”
崇禎勉強打起精神,說:“閣老不必多禮,有話請講。”語氣竟溫和了幾分,真是難得。
孫承宗說:“老臣在半日前接到消息,數日前,建奴大軍包圍了距離京城不足二百裏的一個縣城,縣令方逸之率領城城軍民奮力抵抗,與建奴血戰數個晝夜……”
崇禎有氣無力的問:“結果怎麼樣?丟了?”這樣的壞消息他聽得太多了,已經麻木了。
孫承宗正色說:“在全城軍官的奮勇抵抗之下,建奴七次進攻都撞得頭破血流,損失慘重,一個牛錄額真在攻城中被活活炸死,城牆上下屍體層層疊疊,不下數百!在最要緊的關頭,大名知府盧象升率敢戰之士萬餘人前來支援,在城下與建奴激戰一晝夜,殺得血流成河,盧知府身先士卒,率領百餘騎反複衝殺,馬下無一合之將,建奴為之膽寒,最終狼狽而逃!此役,我軍大獲全勝,斬首六百作級,生俘三十餘人,繳獲兵器鎧甲無數!”
群臣相顧愕然,還有這樣的猛人,敢與建奴野戰並且戰而勝之,斬首數百?崇禎呆了呆,說:“閣老,這怎麼可能?莫不是見朕心情糟糕,特意編了這麼個故事來哄朕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