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看到這裏,有的人會這有些危言聳聽了,如今出去逛商場,凡是有銷售珠寶的地方,不都還是有翡翠銷售嗎?
其實,這一點也不危言聳聽,我們如今看看近幾年翡翠飾品的漲幅,便不難看出,翡翠這幾年的原料儲備狀況是多麼糟糕了,在幾十年前的時候,好在翡翠礦洞的開采,大多都是手工開采的,每年僅開采出極品翡翠毛料的數量,不過是個位數而已,可是隨著這幾十年時間,科技的展,以及緬甸本身經濟水平的逐漸好轉,很多翡翠礦脈,都開始使用機械設備進行開采,甚至毫不誇張的説,現代化的機械開采,如果馬力全開的話,不用半年的時間,就可以把一座翡翠礦山,給夷為平地。
曾經有人統計過,現在緬甸一年開采出來的翡翠,在數量上,頂得上過去三百年的開采量,因此,按照這樣的趨勢展下去,估計要不了二十年,翡翠礦就將在緬甸枯竭,甚至徹底絕跡。
伴隨著國內購買翡翠奢侈品作為收藏的人群日益增加,而相對的,緬甸翡翠的產量與日俱減的客觀狀況,形成了極大的差,這對於國內的珠寶商人而言,就是一場災難。
年前,日本、我國寶島台灣對於高檔翡翠的需求量在全亞洲位居位。而近年,內地翡翠業得到前所未有的展,從產值1個億展到近1億元,從業人員從萬人展到萬人,成為亞洲最大的玉石和翡翠的消費市場。現在高檔翡翠需求量攀升到位,遠遠高過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可以,中國珠寶消費已經在國際上占據重要地位,中國市場的走向直接影響著國際市場的動向和價格。
因此,當中國的翡翠市場,形成反差,造成珠寶商人的危機的同時,對於全球的珠寶市場,都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和危機,翡翠儲備匱乏,也因此變得不僅僅是國內珠寶商要頭疼的事情,而是世界珠寶商都需要去頭疼的事情。
可以簡單點,那就是,凡是做翡翠珠寶生意的珠寶公司,在未來的幾年甚至幾十年之內,手中的翡翠儲備量,就決定了其珠寶品牌在世界珠寶行業內的地位與影響力。
所謂危機,就是危險與機會同在,緬甸翡翠原料的過渡開采,造成高端翡翠的匱乏,使得從大局上來看,是整個珠寶行業的災難。
但從微觀角度來看,翡翠危機,又造就了一場珠寶行業的大洗牌,進行大規模的利益再分配,甚至可以利用翡翠儲備危機,造就出一批迅猛展,甚至走出國門,齊身世界珠寶之林的大型珠寶品牌出來。
而從這一點來的話,擁有段玉衡幫助的林氏珠寶,顯然在這方麵就變得極有可能成就這樣的地位,實現齊身世界珠寶品牌的偉大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