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規矩(2 / 2)

“啊?!老大,你別跟我開玩笑啊,這,這筆洗怎麼會是贗品呢?再了,如果是贗品,你剛才咋不呢?”

陳喆聽到段玉衡的話,也是嚇了一跳,趕緊出言道。

“早就跟你過,古玩行當,有古玩行當的規矩,不懂行規,不能隨便開口!”段玉衡忍不住再次教訓了陳喆一句,然後才向陳喆解釋道,“在古玩行當中,尤其是在地攤上買俏貨的時候,如果看出了東西是贗品,是絕對不能當眾出來的。

古玩行玩的就是眼力,而這眼力怎麼玩?就是在這些真真假假的東西中來玩。

你眼力好,看出了一個東西是贗品,但是你不能出來啊!你看出是假的,你可以不買,但是你出來了,萬一被旁人聽到,那這東西人家賣家還賣不賣了?

所以,當你看出一個物件兒不真的時候,一定要看不好,或看不懂,又或看不清,而不能直言是假的,知道嗎?

我剛才兩次跟你我看不清,你丫還問價,我真服了你了!”

“我,我哪兒知道你看不清的意思是這筆洗是贗品啊!我還以為你真看不清呢!”

陳喆聽到段玉衡的話,才知道,自己從一開始就出了問題,於是忍不住解釋道。

“你瞎了我都能看清!”

段玉衡忍不住再次抱怨道。

“那話,既然你都知道是贗品了,為啥還要跟那個老板談價,然後把這個筆洗買下來啊?”

陳喆是個神經大條的人,自動過濾掉了段玉衡的埋怨,再次問出了自己心中的一個疑惑來。

“那是因為你子又壞了一個‘鬼市’的規矩!”段玉衡聽到陳喆的問題,本想開罵,但是轉念一想,陳喆本就不是這行當裏的人,壞了規矩也不能全怪陳喆,於是便隻能耐著性子解釋道,“在鬼市當中,每個攤主的每樣東西,都會有幾個價格,在問價的時候,絕對不能明著開口問,也就是我們俗話的問明價兒,因為,如果你問了明價兒,被別人聽去了,攤主便可以他把底價漏給了你,你卻不買了,他沒法再賺別人錢。

因此,在‘鬼市’上,如果看上一個玩意,絕對不能開口問明價兒,而要向我剛才一樣,用暗價兒去跟對方談!”

段玉衡接下來,又給陳喆詳細講述了,關於之前段玉衡與那攤主議價時所用的方法的來曆。

其實,段玉衡之前與那攤主議價的手法,最早是古代時期,生活在草原上的胡人所使用的,因為當時的胡人大多是部落聚居,再加上遊牧民族的這種生活特性,造成了他們那裏經常生殺人劫財或殺人越貨的事情生,因此,胡人為了自身財產和生命安全,就明了一種財不外露的議價手法,通過買主與賣家雙手在寬大的袖筒裏進行議價,來買賣牛羊和各種生活用品。

後來,在唐代時期,就被我們漢族給借鑒了過來,用於一些不是明碼標價的商品交易領域,以此來保證買主的財產安全和賣家的利益,其中就包括了古玩行當。

也就是,這暗價兒的議價手法,其實從唐代開始,就已經在古玩行當之中被使用了,並且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