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通過趙認識了楊德寶,並且從楊德寶的德寶齋中花大價錢買下一些古玩贗品,然後送給行賄的對象。
而這些被行賄的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受賄者,再拿著這些古玩贗品到楊德寶的德寶齋,套取大量的現金。
而楊德寶本身,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大量的抽成。
那些古玩贗品,從楊德寶的德寶齋出去,經過幾個人的手轉一圈又回到了楊德寶的手中,而楊德寶在這個過程中,等於什麼都沒有付出,便可以得到一筆不菲的抽成。
這樣的模式,其實在後世古玩收藏市場極度繁榮的時候,經常出現,還被人們冠以一個非常有趣的名詞,叫做“雅賄”。
但在這個時候,至少在南都市還是僅此一家,因此這樣的模式讓楊德寶和趙都賺的滿盆缽益。
不過這一切,卻因為段玉衡的突然出現,以及段玉衡和趙之間的矛盾,而宣布了結束。
甚至在趙出事兒之後,差點讓楊德寶也受到了牽連。
如果不是楊德寶夠聰明,在接到趙出事兒的消息之後,左右騰挪,托關係找門路,他楊德寶今也不會毫無損地站在這裏了。
但這一切當中,楊德寶不知道的是,雖然段玉衡和趙有過節,但趙出事兒卻不是段玉衡直接造成的,而是楊德寶之前推崇至極的那位“方先生”造成的。
不知道如果讓楊德寶知道了真相,是否還敢拿出對待段玉衡的態度,去對方江進行同樣地冷嘲熱諷呢?
人就總是這樣,出現了問題,很少會去監視自己身上的過錯,而是很容易地就會將過錯歸結在別人的身上。
但是這一切都是楊德寶心中的心思,是不會,也不能拿到台麵上來的。
因此,楊德寶處處展現出來的,對段玉衡的敵意,讓孟三鐸也感到非常的不解。
而對於陳喆這個和段玉衡做了多年兄弟的人,再加上本身性格使然,對楊德寶所展現出來的敵意,和話裏話外的冷嘲熱諷,則是充滿了厭惡和討厭。
“真是不知道楊老板是怎麼長這麼大的,我老大那話是在謙虛,這你都聽不懂啊?還什麼走狗屎運,你倒是給我走個狗屎運撿漏撿個那麼好的煙嘴來啊!”
陳喆聽到楊德寶的話之後,也很是不客氣地反擊道。
段玉衡本來是不打算和楊德寶一般見識的,但楊德寶卻表現地不知進退,完全不給段玉衡絲毫麵子,這讓一貫脾氣很好地段玉衡心中也不免有些窩火,聽到陳喆如此,便也沒有進行阻攔。
“嗬嗬,雍正年的黑珊瑚煙嘴,能有多值錢?煙嘴在收藏領域本身就屬冷門,而黑珊瑚在有機珠寶範疇中又屬於不是很值錢的東西,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年頭久遠一些罷了,對於段這樣的收藏新人而講是個漏,但在我眼裏,嗬嗬……”
楊德寶本身就和段玉衡沒有什麼利益糾葛,在楊德寶看來,自己更不會有什麼地方去求段玉衡這個在南都市收藏界毫無名聲的毛頭子,因此起話來也是越的不客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