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長達一個多時的鑒定過程, 已經能夠明一切了,如果這個煙嘴不是真東西,或者不是什麼名貴物件兒的話,方江不可能鑒定這麼長的時間。
要知道,此時就連在收藏上完全是門外漢的陳喆,心中都已經明白了,自己這個兄弟是又撿到漏了。
時間又過去了大概十來分鍾的樣子,方江終於將手中的放大鏡放在了桌子上,然後依依不舍地將目光從手中的海柳煙嘴上挪開,轉頭看向坐在自己身邊的孟三鐸,然後道:“孟老哥,我覺得您也有必要看看這煙嘴。”
孟三鐸知道,方江已經得出了結論,此時讓自己看,肯定不是為了讓自己再次鑒定這個煙嘴的真偽,因為起收藏,在雜項這一個項目上,方江的鑒賞水平要高出自己不是一籌,此時讓自己看,肯定是因為這個煙嘴本身有什麼特別之處。
想明白了這些,孟三鐸沒有直接伸手去接那個海柳煙嘴,而是抓起桌上的餐巾,仔細地擦了擦自己的手,然後衝著方江點了點頭。
方江看到孟三鐸點頭,知道對方是要看煙嘴,於是心翼翼地將煙嘴放在了孟三鐸麵前的桌子上。
其實孟三鐸沒有直接從方江手中接過煙嘴,也是在遵守古玩行當的一個規矩。
在古玩行當中,有很多物件是有著很高價值的,而在這些很有價值的東西之中,又有很多是非常容易損壞的,因此,在古玩行當中,如果一個人要看一個物件,那麼之前拿著這個物件的人 ,就不能將物件直接遞給對方。
因為,如果是一個人用手遞給另一個人,那麼在物件交接的過程中,如果物件不心掉了,或者是摔了,就沒法清楚,是接的那個人沒有接好,還是遞的那個人沒有在對方接住後鬆手。
因此,在古玩行當中,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交接一個物件的時候,本來拿著物件的那個人,一定要先將物件放在平穩的桌麵上或一個平麵上,然後再由接的那個人從桌麵或平麵上拿起來。
這樣一來的話,如果這個物件再摔了或掉了,那麼是在誰手裏摔的,或者掉的,就由誰來承擔責任。
孟三鐸看到方江將煙嘴放到了自己麵前的桌麵上之後,才伸出手,將煙嘴拿在了自己的手中。
然後,孟三鐸用另一隻手,從自己的上衣口袋中,也掏出了一個折疊式的放大鏡,擺在海柳煙嘴的前麵仔細地看了起來。
雖然,孟三鐸並不是玩雜項收藏的,但是他在南都市的古玩行當裏摸爬滾打,闖蕩了這麼多年,對雜項也不可能是完全沒有認識的。
俗話,一門通,門門通;雖然這話並不是很準確,但是也明了一些問題,孟三鐸就算不是很精通雜項收藏,但至少對雜項還是有些認識的,就是比起那些初玩雜項的收藏者來,也還要強出不少。
孟三鐸將眼睛湊到放大鏡的跟前,仔細觀察著這個煙嘴,將煙嘴的紋理,雕工,樣式,以及材質的特性與自己腦中對於黑珊瑚以及清代的雕刻樣式特點進行了比對之後,孟三鐸基本上確定了這個煙嘴是清朝初期的黑珊瑚煙嘴無疑了。
不過,讓孟三鐸納悶的是,雖然這個黑珊瑚做的煙嘴無論從年代還是雕工,亦或者是煙嘴本身的材質來都是好東西,但也不至於讓見多了各種雜玩的方江露出那樣的表情來。
難道,這個煙嘴還有什麼自己沒注意到的特別之處嗎?
孟三鐸心中暗暗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