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啊,這對聯是你的,怎麼也是應該你給我個報價才對,孟叔叔作為長輩,不能占你的便宜,這樣,你給個報價,不管你報多高,我都絕不還價,如何?”
孟三鐸怎麼也是在南都市古玩圈子裏打拚了一輩子的人,對於段玉衡所耍的手段,雖然心中鬱悶,但是並不是沒法破解,這不,接著段玉衡的話,就玩了一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孟三鐸這一招不可謂不高明,利用與段玉衡同樣的手法,簡單改了幾個用詞,就讓段玉衡不敢開出太高的價格。
段玉衡作為晚輩,如果在孟三鐸了這話之後,還漫要價,那絕對會被古玩圈子裏的人給扣上一個“唯利是圖,算計前輩”的大帽子。
孟三鐸這話的殺傷力絲毫不亞於段玉衡那句話的殺傷力,甚至在某種程度猶有過之。
要知道,我國自古將的禮儀道德中,都是尊老愛幼,從來都是尊老在前麵。
段玉衡的話,頂多讓孟三鐸在報出的報價不夠高時,被扣上不照顧晚輩的帽子。
但孟三鐸的話,卻讓段玉衡的處境變得很糾結,如果段玉衡敢報出太高的價格,不僅會被詬病不尊重前輩,還會段玉衡急功近利、唯利是圖、算計前輩等等等等。
孟三鐸在收藏領域的名望始終就放在那裏,他給段玉衡報價給低了,要比段玉衡給他報價給高了,所帶來的後果要得多。
孟三鐸的手段的確很好,而且也施展的非常到位,不過卻可惜,孟三鐸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段玉衡根本不在乎這個。
先,段玉衡現在還不是古玩圈子裏的人,他沒有必要去擔心古玩圈裏的人對他是什麼評價。
其次是,段玉衡跟孟三鐸較量,耍手段,玩技巧,無論最後結果怎樣,自己最後都不會被太詬病。
想到這裏,段玉衡都不自覺地露出了一個得意的微笑。
坐在段玉衡身邊的林艾雪,看到段玉衡與孟三鐸一老一少,針對一副對聯的交易,使盡渾身解數,玩弄手段,感到很是驚奇,同時又感覺很新鮮。
對於林艾雪而言,她雖然也經常在必要的時候,會和林氏珠寶的一些合作商耍些手段,但是絕對不會像這一老一少二人一般,為了價格,從輿論,到名譽,從心理,到意識,各種較勁。
這段孟二人的行為,讓林艾雪產生了一種錯覺,仿佛他們不是真的在計較價格,而是在通過談價手段,享受這種“講價”的快感。
孟三鐸和林艾雪這個旁觀者不同,當他看到段玉衡露出微笑的表情,心中馬上就是咯噔一下,心中的感受完全沒有像林艾雪那般平和。
因為,孟三鐸在看到段玉衡的微笑時一瞬間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不可挽回的錯誤,千算萬算就差一步沒有算到,而恰巧沒算到的這一步,卻是“致命”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