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書記一聽安邦的話,心都抽抽了。
那個年代,廣大農村鄉鎮間,最常喊的一句口號就是,要想富先修路,特別是那些窮鄉僻壤的地方,要是沒有一條好路的話,村民都過得苦不堪言的,所以修路對每個村子來說都是一件大的不得了的大事。
但這可不是老魏交代的,是安邦擅自做主替他給村子送的一件功德,老魏無後,他希望村子裏路建好了之後立上功德碑,能讓這個村子世世代代的村民,都記得這裏出了一個叫魏丹青的人,興許村民都不知道老魏這些年的經曆,但至少能知道,他給村裏辦了好事。
老書記憋了半天後才反應過來,連忙拉著安邦的手說道:“感謝,感謝·····”
幾天後,老魏家的祖墳修繕完畢,選了個好日子後,就給魏丹青還有八爺等人的骨灰都下葬了,老魏的墳前立了一塊很大的墓碑,除了魏丹清之墓外,碑下還刻了密密麻麻不少的名字。
“安邦,王莽,趙援朝,徐銳,丁建國······等人,敬立!”
“我就不走了,回西北我也是一個人,在哪對我來說都沒什麼區別,再有幾年我也差不多該入土了,魏爺家的房子稍微收拾一下,我就留在村裏,給他守墳吧”安邦他們要離開之前,張來旺跟他說,老魏不在了他也徹底的金盆洗手了,餘生就伴著老魏度過算了。
西北王張來旺,如果他想換一種生活的話,那江湖上絕對又會多出一位傳說中的大佬了,但自從年輕時跟了魏丹青以後,張來旺就成為了老魏的影子。
魏丹清入獄,張來旺隱遁西北不出世,魏丹清出獄,張來旺又從內地趕到了香港,依舊成為了魏丹清的影子。
恐怕世間隻有少數人才知道,老魏的後麵站著一位叱吒大江南北的西北偷王,張來旺。
以後多年,張來旺到死都信守著自己的諾言,留在了村裏為魏丹清守墳,一直到自己死去,也葬在了老魏的旁邊。
後來,每一年安邦,王莽,趙援朝,何征等人等會帶著家人和孩子在清明,過年的時候為老魏的墳上添一把新土,每次來安邦都會留宿一夜,帶著酒和煙絲獨自去老魏的墳前,一呆就是一宿。
再往後,又是幾十年過去,安邦他們老去後,老魏的墳前依舊每年都有新土添上,逢年過節都有人會來此上墳燒紙。
安邦和王莽他們都告訴自己的孩子,這裏埋葬著自己的一位最敬重的長輩,你們要記住,此墳的香火永遠都不能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