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江城”
《詭塚江城》已經完結了,首先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寫作的過程快樂而又艱辛,有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送給所有支持我的朋友們
從作品剛開始連載,就一直有讀者問我“詭塚江城”裏的“江城”指的是不是武漢,其實我在小說的一開篇就說過了,我的家鄉吉林市因為有母親河——鬆花江,呈S型穿過吉林,因此被譽為“北國江城”,所以這個江城指的當然是我的家鄉吉林市,故事的原型自然也是我的家鄉。
最開始構思這個小說的時候,是因為吉林市確實有許許多多的傳說故事,碰巧我也是個愛聽故事的人,於是那種寫作的衝動就在我心中生了根,經過反複的琢磨,終於把一些我認為十分有趣的串聯到了一起,最後才有了今天大家所看到的《詭塚江城》。那麼在這裏,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小說裏的一些東西。
首先最值得說的,就是書中的一些地名。在小說裏,我寫出了很多地名,大到吉林的四大名山,小到侍龍和虎子從小生活的市井,其實每一個名字都是真真實實存在的。吉林市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北方城市,四麵環山,清水穿過,景色迷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四大名山。
它們分別是:龍潭山,小白山,朱雀山,北山(九龍山)。從這四座山的名字上不難看出,它們真的如我小說裏所寫的那樣,無論是從這四座山的形態上,還是從它們的方位上看,都剛巧應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獸的形態和方位,所以這一奇特的巧合,被很多人稱讚,大家也都說吉林山清水秀,是塊寶地。
小說的主線是康熙皇帝在吉林北山(九龍山)破龍脈的故事,這個確實是根據吉林的野史傳說而寫的,北山原名九龍山,現在山上還留有一座九龍亭,而且山上的許多建築都和那個野史傳說有關。除了這個也是傳說,吉林的北山也是一個還有著許多或神奇,或詭異的傳說之地,發生了許多科學所解釋不了的奇異事件,都被人們廣為流傳,並且津津樂道。
還有小說第二卷裏的龍潭山,全部都是以龍潭山的景物野史為原型,改編而成的,龍潭山的鎖龍潭(小說中所說的水牢),鳳凰寺,旱牢,都是著名的景點。清朝時期有關在小白山上祭祖的事情,和朱雀山的摩崖石刻都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好像在無時無刻不再提醒著我們,這裏自古就是一個神秘的地方。
我從小生活在這樣一個有故事的地方,自然心裏充滿了無限的想象,我不敢說在那個時代,這裏真的發生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但是在我的故事裏,每一個讓人浮想聯翩的野史都會成為我故事裏的一個情節。我喜歡有原型的故事,那樣寫出來才會真實,就像龍潭山上的高句麗王陵,其實實際的原型是一個高句麗的山城。
一直以來,高句麗都是作為一個十分有爭議的角色而存在,因為有人認為它是古代中國的一個附屬國,住著藍眼睛的卷毛人,也有人認為他就是中國曆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民族祖先,還有人認為它屬於朝鮮半島,是朝鮮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曆史畢竟不會重現,誰也說不清真正的情況,所以這個神秘的民族政權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人們探秘的一個焦點,再加上吉林市有關龍脈的傳說一直都有,所以在我內心深處希望它們產生某種關係,於是就有了大風水師複仇,導致高句麗滅亡這樣一個故事。
原本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是想把四座名山上的各種傳說緊密聯係在一起,但是無奈有些曆史的秘密永遠都無法考證了,所以我隻能挑典型的兩個串聯成一個故事,至於其他有趣的野史傳說,如果以後有機會,也許會把它們一一寫出來,分享給大家。
講了這麼多,好像是在宣傳我的家鄉旅遊業一樣,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講一講詭塚第一卷裏有關地仙傳說的原型。
關於小說的前幾章,我用了一些和故事主線沒有太大關係的故事來做引子,事情有的有趣,有的無趣,零碎繁瑣,所以有些朋友覺得這樣遲遲不進入主題十分羅嗦,這個我在當初構思的時候也想過,但是那些詭異的故事都是小時候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我看了好幾遍,都沒舍得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