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九章 曼珠沙華(注)(下)(2 / 2)

從此,天下間就有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彼岸花,一個長在彼岸,一個生在三途河邊。生生世世,永遠相忘。

在某些人看來,曼珠沙華有著無與倫比的殘豔與毒烈般的唯美,很淒涼,和曇花很相似,都是不曾受到祝福的花。正如某些感情不受祝福一樣,盡管也很美。

彼岸花太美,看後心中會湧起莫名的悲涼,感覺它和罌粟很像,承受太多不公平的指責,缺少太多真心的祝福……

花和葉的永不相見,就像命中注定錯過的緣分。那一團團看似妖豔的火紅卻讓人感受到死亡的氣息,完美的外表卻無法掩飾慘淡的靈魂……

它守護的永遠隻是一次又一次的錯過,彼此相守、彼此相知、卻彼此兩不相見。縱然悲哀,也是見證了最真摯愛情的存在……

當彼岸花都流淚時,悲傷定已泛濫成海,還有誰會在乎那曾經的淚水,還有誰會回首那曾經的美麗。

彼岸花白色的稱曼陀羅華,紅色的稱曼珠沙華。

曼珠沙華:悲傷的回憶、相互思念、優美純潔、分離、死亡之美、永遠無法相會的悲傷、無盡的愛情、死亡的前兆、地獄的召喚。

(曼陀羅華:無盡的思念,絕望的愛情,天堂的來信。)

注:佛經中的曼珠沙華:“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亂墜天花。”——《法華經·卷一》

《妙法蓮華經決疑》又雲:

雲何曼陀羅華?

白圓華,同如風茄花。

雲何曼珠沙華?

赤團華。

曼珠沙華、曼陀羅華,是佛經中描繪的天界之花。

“華”在古漢語中即是“花”之意。這些詞語出現在古梵文佛經中,意指地上之花。在西方,她是由神魔之血混合後誕生的。

據《佛光大辭典》載,曼珠沙,梵語manjusaka,巴利語manjusaka。又譯作柔軟華、白圓華、如意華、檻花、曼珠顏華。其花大者,稱為摩訶曼珠沙華。曼珠沙華為四種天花之一,乃天界之花名。其花鮮白柔軟,諸天可隨意降落此花,以莊嚴說法道場,見之者可斷離惡業。

又南朝梁代法雲所著法華義記卷一載,曼珠沙華譯為赤團花。

ps:我隻是摘抄借鑒,並無占為己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