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富商很快就收到朝廷要整改商業政策的事,他們紛紛跑到王浩然家詢問,因為王浩然就是最強大的商人,也是商人的主心骨。這些人中很多都是王浩然在生意上的合作夥伴,王浩然也不好拒之門外。
“少爺,商業整改一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聽但凡上五十萬投資都需要州郡的審批,上兩百萬的則需向朝廷申請,考核條件還增加了以往聲譽這一項,可真有此事?”一胖商賈急切問道。
“確有此事。”王浩然答道。
“如此一來,我們商人就算有足夠的資金,怕也有可能通不過審批啊!”一長臉商賈沮喪道,他們對增加稅收倒沒太在意,因為成本的增加是可以轉嫁到商品價格上的。
“少爺,實話,所謂的聲譽都是難以比較的事,我們這些商人,聲譽也差不了太多,那誰能通過審批,全由朝廷的算。”
“而且,我們商戶捐贈給朝廷慈善機構的錢財數額的多少,也都極大的影響著聲譽的高低,以後若是商戶間在捐贈上爭高低,那可是個無底洞啊!”
“少爺您是我們商戶的領軍人物,是我們商戶的首領也不為過,您可得為我們商戶爭取一下啊!”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在王浩然麵前控訴著這次商業整改的種種弊端,希望王浩然能阻止這政策的出台。
“諸位……”王浩然剛想製止住眾人的議論,沒想到他一開口,眾人便安靜了下來,於是繼續道,“想必諸位都知道,從廢百家而獨尊儒術以來,我們商戶的地位就不曾高過。唯獨到了大唐,才有所轉變。這一切來之不易。然而士農工商的等級劃分在他人觀念裏仍舊根深蒂固,我們想打破這種觀念,還需走很長的路。在此之前,我們依舊沒辦法跟其他階層抗衡。而前不久又發生了林澤縣的事,這事驚動了整個大唐,也壞了我們商人的名聲,朝廷出手加強對商人的管控也是必然的。”
“那我們隻能聽之任之了嗎?”一商賈問道。
“士農工商都是大唐不可或缺的一個整體,任何一個階層沒能有好的發展環境,必然會影響到大唐整體的發展,我們商人階層也一樣。如今朝廷國庫來源中,商業稅收幾乎近半,朝廷不可能對商戶階層過分打壓的。然而這層關係,我們是很難通的,朝廷或許能理解,但其他百姓卻不能,也隻有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商人對他們的影響,他們才會重視起來。而這次商業整改就是個不錯的機會,或許我們商戶能在這次變動之後浴火重生也是有可能的。”
能富甲一方的商賈,自然是有遠見的,他們對王浩然的分析深以為然,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然而……”王浩然生怕這些人裏有人會采取報複性的抵抗措施,如此更會引起他人對商戶的抵觸,便不得不提醒道:“我們如今的名聲不佳,所以不能再出什麼茬子了,更不能對商業整改過分抵觸。順其自然的事,才是合理的事,才能讓他人心悅臣服的接受,你們可明白我的意思?”
有些商賈雖然還不大服氣,誰知道這個順其自然得順上多久啊?但這是王浩然的意思,再不服氣也隻能照做了。